白六嬸先做了家中孩子,還有她相公的。
孩子們用新布,同樣都是棉花換來的。
這新布顏色鮮亮,四個孩子一人一件,看著雖然鼓鼓囊囊,但穿上之后,人人都道:“好暖和。”
“很暖,跟羊絨一樣。”
“你知道什么是羊絨衣服嗎。”
“不知道,但我摸過小羔羊!”
等她跟相公也穿了棉衣,竟然也跟孩子們感覺一樣:“活了半輩子,沒想到還能穿上這么暖和的衣服。”
“白日做衣服,晚上可以當被子。”
“能少燒好幾斤炭火啊。”
“突然覺得,用棉花換布,是不是有點虧?”
“不知道,管他呢,都是鄉里鄉親的,這可是保命的東西。”
虧不虧的,大家都不知道。
因為所有人拿到棉花后,在官府鼓勵下,都是給自家做棉衣。
這事都不用再說了。
人人都知道紀大人極為重視,去年冬日就說讓他們做衣服,大家潛移默化地,便再無其他念頭。
再說了,這可是冬天,誰不想要保暖的被服啊。
至于售賣價格,官府那邊只說,還未定下來,讓大家不要著急。
有了油菜的先例在。
不論安丘還是沾橋,甚至陽順百姓都知道,先不賣是最好的,聽紀大人怎么說。
跟著他的定價,絕對不會吃虧。
紀楚確實有意拖延,想讓百姓們嘗到棉衣棉被的好處再說。
要說棉花售賣嗎?
肯定是要賣的,但不是現在。
畢竟棉花并不算消耗品,今年的棉衣明年還能用。
總要自己用了,再說其他的。
他相信,只要不是餓得吃不起飯,肯定不會拒絕一身舒適的衣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