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時節,野山爛漫。
可黃淮一線卻人煙稀少,田地大片荒蕪,這天一大早,烽煙一站站向北急傳。
“報,烽煙告急,南明軍已經大舉北上。”
山東,
徐州城中,端重親王博洛聞報,眉頭皺起,“來的好快!”
博洛的面前,坐著一群清軍大將,聞報也都是面帶憂色。
“明軍在這個青黃不接的季節,
還能大規模出兵北上,
這是怎么做到的?”上次南征的搭檔固山額真圖賴不解的問。
博洛在去年南征有功,事后得到重賞,進封郡王,更在不久后清廷的內部激烈爭斗中,進封為和碩端重親王,世襲罔替的,更進封為八大輔政親王之一,僅次于三位攝政王。
清廷內部派系在那位突然崛起的明帝朱以海的威脅下,最終達成妥協,并迅速的做出調整。
由輔政親王博洛加征南大將軍,接替譚泰南征。
博洛從河北山東山西河南等地又調來了曹存性、李應宗、于永綬、張應夢、賀胤昌、范紹祖、王之綱、蘇見樂、馮用等兩萬余漢軍隨同南征。
同時圖賴、杜爾德、趙布泰等一眾之前隨他南征的滿州大將也同行,譚泰、何洛會、孔有德、耿仲明等皆隸他統領,許戴罪立功。
從北京趕到山東后,向譚泰等宣旨,給予斥責后,重新調整部署,集結起來的四萬余滿漢兵馬,分別部署于登萊、徐州、淮安、鳳陽等,博洛親自坐鎮徐州。
譚泰守淮安,
何洛會守鳳陽,而孔有德與耿仲明守登萊。
從去年冬到今夏,清軍在東線調動,但卻一直不順利,歸根到底還是錢糧問題,徐淮山東河南之地,本來在清軍入關前,就已經是明軍跟農民軍的主戰場,早打爛了。清軍南下時,雖然弘光江北四鎮不堪一擊,并沒有打什么大仗,但清軍奪取這些地方后,卻也大肆搶掠,尤其是揚州十日。
去年明軍北上,搞拆遷,更是讓清軍雪上加霜。
湖廣的糧,江南的稅,還有揚州的鹽,這些都斷了,甚至去年運河被堵塞了大半年,地方上供應譚泰孔有德他們那兩萬人馬,都已經非常困難了,還要承擔造船,甚至向北京供糧輸餉任務。
譚泰因為兵敗,對北京派下來的任務,也不敢反駁,只能下死命令往下壓。
下面人又有什么辦法,只能是各種搜刮,先從小老百姓搶起,搶光了后開始搶士紳地主,這個時候可沒有人在管你是秀才舉人,還是致仕官員,搶起來的時候,就算你已經是歸附我大清的在任官員,他們都不會管,照搶不誤。
可就算是這樣竭澤而漁,其實也依然不夠。
開春后,博洛又弄來兩萬多人馬,駐防山東和淮南,兩個殘破的地方要養五萬多人馬,還要造船,恢復漕運等,完全就是把百姓往死里逼。
這結果自然就是現在山東徐淮等地饑民四起,到處都是饑民起義,百姓只能往湖澤山林里鉆,士紳們也活不下去了,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