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池渡村土地廟附近,有一處兩間屋子的小院。
多年前村里一戶人家僅剩獨女遠嫁外省,院子長期空置著再無人打理,里面很多東西都爛朽了,成了老鼠的巢穴。
老錢上任村長后,實在看不過去,著人打聽屋主的去向。
久經周折終于是找到人了,但那女人已經去世,她的孩子們落地生根,自然不可能跨省到花池渡村生活。
于是對方傳話說,一切由村里看著處置,反正他們都不要了。
老錢便帶著人進去,里里外外的收拾干凈,至于所遺留的兩畝田地,當年也按村里的老規矩,分給了該分地的人。
之前劉夫子到村塾任教,老錢就把這院子收拾出來給他住了。
如今要來新的教書先生,顧喜喜得到消息,提前就去找了老錢。
只因這次情況略有不同。
先生要帶著夫人在村里長住,又都是上了年紀的人。
所以給他們的住所不止要收拾干凈,還要盡可能安排的舒適、方便、雅致。
按顧喜喜的規劃,屋頂要重新修葺,所有門窗要換過,要裝上紗窗門。
灶房里除了現有的水缸、櫥柜,灶臺太破爛,要砌一個新的。
院子的地面要平整,院墻和房屋的內外墻都要粉刷。
顧喜喜還打算親手在院子里劃定小花園,移栽些花草。
當時老錢沉住氣聽完,臉已經要皺成苦瓜了。
“這么多要求,都是那位先生提的?”
“并不是,”顧喜喜笑說,“這些都是我想的?!?/p>
“花銷錢叔不用擔心,人工、用料全都我出錢?!?/p>
沒辦法,為了留住人才,硬件設施總要做到位。
老錢點了點頭,卻是更加不解了。
他還是坦白地問出來,“大侄女,你做事向來有你的道理,錢叔肯定支持。”
“只是……”
“劉先生在時,也沒跟咱們提過住的不舒服,為何新來的這位先生,你就要花這么多心思特殊的對待?”
顧喜喜說,“因為是特殊的人,自然要特殊對待?!?/p>
她低聲說了幾句什么,老錢震驚地瞪大雙眼,“當真?”
“你說的人當真是……”
“錢叔,”顧喜喜打斷他,比了個噤聲的手勢,“劉夫子出面,這人是給請動了,但咱們能不能留下人家還兩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