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起土豆在手上掂了掂,江棠雪有了主意,就做土豆餅。
再加兩顆雞蛋,做出來的餅外酥里軟,外脆里糯,符合大眾口味。
江棠雪考慮清楚后,開始動手。
土豆洗去表皮上的泥土,用削皮刀去皮。
這一次比賽,為了考驗廚師的刀工,是沒有配備擦絲器。
當然,優秀的廚師,不需要這種外物輔助。
提刀切片,再切絲,下手毫不猶豫。
這一幕也被主持人看到了:“大家可以看到,獲得初賽小組第一的江師傅終于開始動手了。看她的動作是在切絲,難不成她也打算做酸辣土豆絲?如果沒有猜錯,那么這次的比賽中就有五位師傅做土豆絲了。對于技藝精湛的師傅而言,成品的優差之分不會太大,看來接下來要考驗的是各位評委們了,看如何能把相似的菜品區分出差別來。”
說著,主持人將話筒遞給了評委:“劉老師,您覺得炒土豆絲這道菜的難點在哪兒?可以從哪些方面看出來師傅們的技藝差別?”
劉正龍是專門做國宴的師傅,這些年國家招待外賓少不了他的參與,是這次的評委資歷最深的人。
接過了話筒,劉正龍道:“炒土豆絲炒屬于大眾化菜品,以至于大家都覺得這道菜做法簡單,但實際上一點都不容易。首先從食材的準備上,土豆絲要粗細均勻,大小適中。家常的做法,土豆絲炒制之前要泡水,去除表面的淀粉,但是也有人淀粉的口感,不泡水,這些小的細節,都會導致土豆絲最后的口感差異。另外還有地區的分別,因為各地飲食習慣的差異,土豆絲有酸辣,醬香等風味,通過調整調料的比例,做出不同的口味。稍后我們將會從我上述的幾個方面,去綜合評估各位選手的成品。”
“好的,謝謝劉老師的解惑”,主持人收回了話筒:“接下來我們目光回到參賽選手身上:“師傅們已經完成了土豆切絲的工作,接下來就是配菜的準備了。雖然大家都選擇做同一道菜,但是配菜選用卻完全不一樣,有胡蘿卜,洋蔥,青椒,看得出來,越是相似,對各位師傅的考驗越大,各位師傅們越能交出一份滿意的答卷。讓我們敬請期待最后的成品吧。”
隨著主持人的話音落下,賽場的氣氛緊張了幾分。
江棠雪剛剛花時間思考,動手晚了些,這會兒剛切完土豆絲。
找了一袋面粉,打開袋口后,抓了兩把,和土豆絲混在一起,隨后挑了兩個長的好看的雞蛋,單手打蛋,開始攪拌。
“咦,我好像剛剛猜錯了,現在看來,江師傅并不打算做土豆絲,各位有能猜到江師傅想要做的菜品嗎?”
徐東一行人的注意力也在江棠雪身上。
劉志文一眼就看出來了:“小江這是準備做土豆絲餅。”
趙宇華做餅也很擅長,看到江棠雪的動作,有些不贊同道:“土豆絲本身就含有大量的淀粉,直接加雞蛋黏合,做出來的餅外焦里嫩,又香又脆,再加面粉,有些畫蛇添足了。最后的餅口感會有很大的影響的。”
劉志文搖頭:“看她的比例,面粉加的不多。這次選用的土豆都是剛挖出來的新土豆,相對而言淀粉含量較低,小江估計是擔心只用雞蛋無法達到粘連的效果,才會加面粉。”
他們討論的功夫,江棠雪已經做完了準備工作。
開火拿出平底鍋,倒了一點油潤鍋。
五指張開,伸手在鍋面上試了試溫度后,江棠雪開始在平底鍋里攤餅。
攤餅也是個技術活,土豆絲餅泥流動性不好,要想成品酥脆,必須保證餅泥的厚度。
所以在其固化的時候,要用鍋鏟輕輕壓動。
等餅成型后,江棠雪又沿著鍋邊倒入了三勺油,輕輕轉動土豆絲餅,讓油沁入餅底。
江棠雪數著時間,等鍋里的土豆絲燜好后,再次轉動土豆絲餅。
如此反復,土豆絲餅出鍋了。
看到焦黃的餅底,江棠雪露出了滿意的笑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