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覓食,這人是個行家。
江棠雪借桿順爬:“總體感覺怎么樣?有什么意見盡管提,我可以繼續改進。”
徐東擦了擦嘴角,認真的說道:“河蝦做的沒問題,火候掌握的很好,外面的面糊薄厚均勻,既不影響味道,也增加了口感。唯一不足的是食材,河蝦個頭有點太小,肉少,導致吃的時候嘴里都是殼,口感不佳。這個不是你這個大廚的問題。不過這個紅燒鵝塊差了一點意思,你是用清水燉煮的吧。”
他一開口,江棠雪就知道要說什么了。
“嗯,現在飯館里能用到高湯的時候不多,而且天氣熱,備下用不了只能倒掉,有些浪費。這道菜如果用高湯燉煮,味道會更加鮮美。”
徐東點頭:“這是一個問題,還有一個問題是油,你用的是花生油?”
“嗯,找周邊作坊打的壓榨花生油。”
“用鵝油會更好。”
江棠雪點頭,沒有反駁。
還是一個食材限制,她沒辦法。
徐東說完,掏出了一個紙片。
上面印著一連串的職位。
江棠雪一掃而過,視線落在了最后幾個字上。
激動的抬頭:“徐老師,既然你覺得這菜不錯,方不方便寫一篇評論文給日報。不需要您多美言,如實說你的品嘗感受就行。”
徐東也是這兩年才解鎖了這個身份。
蘇家尋味小館,有江棠雪的手藝在,確實值得他在報紙上美言兩句。
不過今天他來的主要目的不是這個。
“報社每個月都會找我約稿,我會把在你們飯館的就餐體驗寫出來的。”
“那今天菜錢就免了,算我們請你。”
徐東拒絕道:“一碼歸一碼,收了錢我就有些問心有愧了。”
接著,他說起了自己此行的目的:“是這樣的,我準備牽頭組織一場廚藝大賽,在全國范圍內比賽,最后選取十位做菜最好的大廚。我看你的手藝不錯,想邀請你參加。”
“比賽?”
江棠雪聽著有些動心。
全國十強,這種大事肯定會登報紙的。
她對自己的手藝有信心。
到時候拿了獎,她這個小館子也就出名了。
不過這高興頭只出現了一會兒:“不好意思,我可能參加不了。”
做人要有誠信,當初是借了崔玉林的光,借了工地的活。
工地的供餐可是一天不能停的。
她不能為了自己的比賽,放了整個工地的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