瑪麗眼中閃過一絲淚光,卻還是點了點頭:“你放心去,家里有我,我會照顧好伊莎貝爾。”
伊莎貝爾雖然還是舍不得。
但看到父親眼中重新燃起的光芒,也懂事地說道:“爸爸,你要注意安全”
戴高樂心中的大石終于落地,看向秦風的眼神滿是感激:“秦先生,真是太感謝您了!若不是您的一番話,我恐怕還在原地糾結。您雖然不是軍人,卻比我看得更透徹。”
“我只是說了些心里話而已。”
秦風笑了笑:“相信您到了波蘭,一定能做出成績。”
“能聽到您這么說,我就放心了。”
戴高樂聞言,臉上露出欣慰的笑容,指尖輕輕敲擊著桌面:“不過話說回來,秦先生,您剛才提到是華夏留法勤工儉學的學生,在巴黎這樣的城市生活,想必不容易吧?”
他這話并非客套。
1919年的巴黎。
戰后物資雖有緩解,但物價仍居高不下。
許多留法學生既要打工謀生,又要兼顧學業,日子過得十分拮據。
戴高樂想起秦風身上那件洗得有些發白的粗布外套,再想到他救人時的果敢,心中更添了幾分憐惜。
“確實有些壓力。”
秦風沒有隱瞞,語氣坦誠卻不卑微:“巴黎的生活成本比我預想中高,為了湊夠學費和房租,我平日里要在工廠和餐館打兩份工,每天忙完回到住處,往往已經深夜,很難有精力再靜下心來學習。”
這話落在戴高樂耳中,更堅定了他要幫忙的念頭。
眼前的青年不僅救了自己的女兒,談吐間還透著遠超同齡人的沉穩與遠見。
他打心底里認為,這樣的人才不該被生計困住。
他當即放下咖啡杯,語氣篤定:“秦先生,這事您別擔心,包在我身上!”
“我在陸軍部和內政部都有相熟的高官,之前幫他們處理過一些軍事協作的事務,也算有些交情。”
戴高樂笑著解釋道:“政府部門正好有幾個文職空缺,工作相對輕松,薪水卻比工廠打工高不少,還能靈活安排時間,不會耽誤你的學業。”
“哦?不知是哪些部門的職位?”
秦風心中一動,面上卻不動聲色,只是帶著幾分好奇問道:“我對巴黎的政府機構不太熟悉,怕自己做不來。”
“都是些基礎的文書工作,以您的談吐和學識,肯定能勝任。”
戴高樂笑著列舉起來:“比如陸軍部的檔案整理員,主要負責歸檔戰后軍事報告,每天只需工作四個小時。”
“還有內政部的民生統計員,協助記錄巴黎各區的人口流動數據。”
“另外,市政廳也缺個戶籍信息管理員,日常就是整理居民的戶籍登記資料,核對信息是否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