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之后,夏蟬的米油鋪子開業了。
姚青凌說過,柴米油鹽醬醋茶,事關民生,利薄但生意做得最長遠。
夏蟬沒怎么裝修鋪子,她將裝修銀子省下,在京城四市都置辦了鋪子。
四家鋪子同時開業。
收割下來的油作物被莊民做成了油,放在鋪子里售賣。眼下正是新糧上市的時候,這些新糧食和新油,十分受歡迎。
姚青凌將擬定的戶籍名單交到官府,拿到戶籍文書,從莊子調了一部分人出來,到鋪子里做伙計。
夏蟬收了這批人,立即做好安排,一部分在鋪子里做工,另一部分人去鄉下收糧食。
那些商戶們原本看到南北貨鋪子的生意少了,還在笑她沒做生意的腦子,純屬折騰銀子,早晚把本賠光。
如今又看她的鋪子開了一家又一家,惹人眼紅。
“糧油鋪子也能那么賺錢,一下子開這么多?”
“嘖,同樣是賣糧油的,人家是優秀商戶,百姓們就認這招牌。”
也有人酸溜溜的:“她就是賺個開業那會兒的銀子,你看后面客人還多不多。”
“欸,你別小看了小百姓的那幾個銅板。有道是積少成多,集腋成裘,這京城的貴人再多,還能比百姓多嗎?”
百姓也是人,百姓也得吃飯。
人們覺得姚青凌的生意紅火,賺到了錢。孰不知,她的錢財還有其他來路。
鋪子越多,她越容易將盛大河的那些錢洗進去,變成正經生意賺到的。
“這姚娘子的貴人生意,被金滿堂搶了去。她做小百姓的生意,照樣賺得盆滿缽滿。”
“你還別說。這姚娘子拿了那么多戶籍文書,安排了許多流民。外面又開始編她的童謠唱起來了,把她夸得跟活菩薩似的。府尹大人還上書夸她是女中豪杰。”
“從一個和離的女人,轉身就變成女中豪杰,這姚青凌不一般呢。那展行卓如今還在洛州,也不知道求什么,這樣能干的妻子不要,落得自貶出京的下場。”
商人們之中的議論很多,有人眼紅,也有人蠢蠢欲動,打算多請流民做工。
別的不說,和官府拉近關系,求得庇護,這是花多少銀子都難辦到的。
在姚青凌的帶頭作用下,很多商戶都請了流民做工,京城的治安好了很多。府尹大人沒再被上面挨罵,為這,他就得記姚青凌的人情。
碼頭這邊,姚青凌把另一部分戶籍文書送到藺拾淵的手里。
有了這些戶籍文書,在碼頭做工的那些流匪就能更安心一些。
府尹大人和姚青凌喝茶聊天時說了一句話,他說:“流民的安置問題好了,可抓不到流匪,我這還是難交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