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猛地吸了一口氣,壓下鼻間的酸意,霍然轉身!
他一把抓住蕭寧的手腕,聲音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哽咽,卻異常堅定:
“胡說八道什么!”
他挺直了腰板,努力讓自己的聲音聽起來充滿力量,仿佛在向全世界宣告:
“你是我盧盛的小弟!是全天下除了我之外,第二優秀的人!”
他目光掃過那些還在竊笑的學子,眼神兇狠(自認為):
“誰又敢嘲笑你?!”
隨即,他強行解釋道,聲音帶著一種破罐子破摔的“豪邁”:
“他們……他們這是在熱情歡迎咱倆呢!沒辦法,誰讓少爺我天才神童的名頭太過響亮了!大家太激動了!”
他不再猶豫,緊緊拉住蕭寧的衣袖,仿佛拉著自己最珍貴的寶物,用一種近乎悲壯的姿態,昂首挺胸,邁開大步,朝著那扇剛剛還讓他無比抗拒的學堂大門走去:
“走!咱們進去!”跨過高高的門檻,一股混合著墨香、紙香和淡淡樟腦味的書卷氣息撲面而來。
蕭寧緊跟在盧盛身后,好奇地打量著這座聲名在外的盧氏族學內部。
眼前是一條寬闊的回廊,青石板鋪地,廊柱朱漆斑駁,透著歲月的沉淀。回廊兩側,是一間間整齊排列的教舍,門上掛著“甲字”、“乙字”等木牌。遠處隱約可見宿舍、飯堂、茶室,甚至還有一間掛著“樂室”牌子的屋子。
教舍、宿舍、飯堂、茶室、樂室……
配套設施之齊全,遠超蕭寧的想象。這哪里是簡單的學堂,分明是一個功能完備的小型書院!盧氏一族數代積累的深厚底蘊,在這方寸之地展露無遺。
沿著回廊沒走幾步,便見前方一處廊柱旁,圍著一圈約莫十二三歲的年輕學子。他們正簇擁著一位穿著洗得發白的青色儒士長衫、面容古板嚴肅的中年夫子——正是方才在門口冷嘲熱諷的趙夫子。
學子們臉上帶著困惑和求知欲,七嘴八舌地請教著什么。
“夫子!夫子!您再給講講這道題!”一個圓臉少年皺著眉頭,指著手中書卷上的一道題目,聲音帶著不解,“這題‘克己復禮為仁、仁者安仁’,學生翻遍《論語》,也找不到這樣完整的一句啊!是不是……是不是題出錯了?”
題目是手抄的,墨跡尚新。
蕭寧目光掃過那題目,心中瞬間了然。
截搭題。
前半句“克己復禮為仁”出自《論語·顏淵》,是孔子答顏淵問仁。
后半句“仁者安仁”則出自《論語·里仁》,是孔子論仁之境界。
將兩句看似不相干的句子硬湊在一起,形成一個看似完整的新命題,這正是科舉八股文中常見的“截搭題”形式!目的在于考察考生對經典的理解深度和靈活運用能力。
這些學子……看來是剛接觸八股文不久,連截搭題都還不熟悉,多半尚未參加過院試。蕭寧心中迅速做出判斷。
趙夫子捋了捋稀疏的山羊胡,臉上露出一絲不易察覺的得意,聲音沉穩:
“非也非也。此題并非出錯,乃是一道‘截搭題’。”
他掃視一圈學子,解釋道:“‘克己復禮為仁’,出自《顏淵》篇;‘仁者安仁’,則出自《里仁》篇。考官將兩處截取,搭成新題,考的是爾等融會貫通的本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