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白糖?甘蔗產地遠在南方,甜菜這東西聽都沒聽過,手里連點像樣的工具都沒有。
至于肥皂,油脂在農家都是金貴物,誰家舍得拿豬油牛油做玩意兒。
唉,腦殼痛。
就這樣,眨眼過去了三天。
這天,蘇原繼續(xù)盯著腳邊的泥土發(fā)愣,不知不覺,已經過了午時。
肚子不合時宜地叫了起來,聲音響得連剛剛挖野菜回來的楊狗蛋都聽見了。
“原哥兒,餓了?”
大魏朝,一日三餐是上層階級的事情,普通百姓只吃兩頓,上午九點左右吃朝食,下午四五點吃餔食。
中間這大半天,就靠喝水填肚子。
蘇原摸了摸癟下去的肚子,早上那碗稀粥早就消化干凈了,可離吃餔食還早。
他走到水缸邊,舀起一瓢涼水咕咚咕咚灌下去,冰涼的水滑過喉嚨,暫時壓下了饑餓感。
可沒過多久,胃里反而空得更難受。
他現(xiàn)在更有體會,后世解決億萬百姓溫飽問題,絕對是一項超級偉大的事業(yè)。
楊狗蛋湊過來,壓低聲音神秘兮兮說道:“原哥兒,我知道有個地方能吃到東西,不花錢。”
蘇原自是不信,天底下能有這好事?
“騙你是小狗。”楊狗蛋信誓旦旦說道。
可話一出口,他臉瞬間紅了,急得辯解:“我不是那個意思,我叫狗蛋,可我不是真狗,我要是騙你,我就叫楊石頭!”
他急中生智,把大哥的名字搬了出來。
可聽完楊狗蛋說清緣由,蘇原精神一振,去,必須去。
兩個七歲的孩童走了十里地,來到一處水潭,有亭翼然臨于潭邊,牌匾上寫著兩個字,聽泉。
聽泉亭依水而建,旁邊垂柳依依,倒是一個露營的好地方。
蘇原跟著楊狗蛋走到亭外。
但見亭中石桌旁坐著一男子,穿一件半舊的青布長衫,約莫四十歲年紀,面容清瘦,顴骨微高,頷下留著稀疏的短須,眉宇間帶著幾分書生氣,
此時,正手持一卷書看得入神。
石桌上擺著個粗瓷盤子,里面放著五六個芝麻燒餅,勾得蘇原的肚子叫得更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