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姐也說:”既然老八說行,那就試試。錢的事,我們姐妹幾個還有點積蓄。”
”不用你們的錢。”林書明說,”竹編訂單的預付款還有一部分,可以先用。”
”那可是貨款,不能動!”王支書說。
”特殊時期,特殊辦法。”林書明說,”等訂單完成,錢就回來了。”
最終,大家同意了林書明的方案。
第二天,劉木匠帶著幾個徒弟開始制作水車。林書明則繼續指揮挖井,要把井挖得更大更深。
又挖了一天,井深達到六米,出水量確實增加了,但還是不夠。
”這樣不行,”林書明擦著汗說,”一口井不夠,我們要挖三口井。”
”三口井?”王支書倒吸一口涼氣,”人手夠嗎?”
”男人挖井,女人編筐,小孩子幫忙運土。”林書明安排道,”還有,可以請鄰村的人來幫忙,管飯,一天再給一毛錢。”
”可是竹編訂單怎么辦?”趙富貴擔心,”還有十天就要交貨了。”
林書明看了看堆在倉庫里的竹筐,現在已經完成了六百個,還差一百八十個。
”加夜班。”林書明說,”白天挖井,晚上編筐。雖然辛苦,但是沒辦法。”
就這樣,兩個村進入了最艱難的時期。白天,男人們分成三組挖井,女人們抓緊時間編筐。晚上,點起煤油燈繼續干。
第三天,第二口井也見水了,但出水量比第一口還少。
第四天,水車的框架搭起來了,但還缺關鍵的傳動部件。
第五天,稻田里的稻苗已經開始枯黃,有些地方甚至出現了死苗。
”不行了,再這樣下去,稻子都要死光了。”陳大爺急得直跺腳。
林書明站在稻田邊,看著奄奄一息的稻苗,心里沉甸甸的。水車還沒完工,井水又不夠,難道真的要眼睜睜看著稻子枯死?
就在這時,小順子跑來:”林叔叔,村北的老槐樹下面,好像有水聲!”
”水聲?”林書明精神一振。
他跟著小順子來到村北的老槐樹下。這棵槐樹有幾百年歷史了,樹干粗得三個人都抱不過來。
林書明趴在地上,耳朵貼著地面,果然聽到了隱約的水聲。
”地下河!”他興奮地跳起來,”這下面有地下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