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一只螞蟻爬過,也得盯著看好幾眼。說:“這螞蟻,咋這么討厭?爬到路中間來了”
左鄰右舍、前山后坡之住戶,均教誡自己家的子女,云:“有女莫學李奔香,未婚生子住娘家。生娘家住娘家吃娘家,娘家雞飛又狗跳,十里烏煙還瘴氣?!?/p>
人們見到李奔香的父母,都是帶著一種鄙夷的神色。
這,讓李奔香的兩個嫂嫂和弟媳在外人面前,很是沒有面子。
因此,三個兒媳婦在李父李母跟前,拿腔拿調,陰陽怪氣,指桑罵槐,摔碗打盆,出言譏諷。
使李父李母在兒媳婦們面前徹底失去了說話的資格。
兩老只是更加小心翼翼地把這個外甥帶好,尤其不敢讓三個兒媳婦為外甥操那怕是一丁點兒的心。
外甥更是在三個舅媽面前,大氣都不敢喘。
可是,三個兒媳婦就是對李父李母帶著這個不明身份的外甥看不順眼。
哪怕是李奔香每次回娘家都給三個嫂媳買了禮物;
哪怕是李奔香逢年過節都給侄子侄女們包了紅包!
反正三個兒媳婦就是不喜歡這個外甥。連表面功夫都懶得做。
于是,三個兒媳婦見天把自個生的孩子往公公婆婆這邊送。
穿梭不停。
大兒媳婦生了三個孩子。
二兒媳婦和三兒媳婦都是生了兩個孩子。
加上李奔香的這個孩子。
李父李母等于是每天帶著八個孩子。
附近村莊的人稱李父李母是辦自家托兒所的。
于是,附近村莊有農家實在是沒空帶孩子的,干脆也把自家的孩子送給李父李母,美其名曰:請他們二老幫著帶一帶!
間或還拿點農產品作為感謝之禮。
但閑言碎語卻是一直沒斷過。
又要薅你羊毛,又要說你的羊毛不好!
李父李母強顏歡笑,有苦難言。
只得樂呵呵地接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