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下!”房玄齡眼眶都紅了,“您何錯之有!是他們愚鈍!是他們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是啊殿下!”杜如晦也出列道,“您這是效仿古之圣賢,大道至簡!是他們自己悟性不夠,反來怪罪于您!”
就連程咬金這個粗人,都忍不住甕聲甕氣地吼道:“魏王小子,你懂個屁!俺就覺得太子的法子好,快!打仗救人,就得快!磨磨蹭蹭的,都是扯淡!陛下,俺老程支持太子!”
看著群情激奮,幾乎所有重臣都在為李承乾辯護,甚至把他塑造成了一個“受了天大委屈而默默承受”的圣賢。
再看看自己那邊,除了幾個面面相覷的腐儒,已經成了孤家寡人。
李泰感到一陣天旋地轉,他知道,自己又輸了。
而且,輸得比任何一次都慘。
他不僅沒能扳倒李承乾,反而被扣上了“構陷儲君”“不恤民情”“沽名釣譽”好幾頂大帽子,把自己經營多年的“賢王”人設,砸了個稀巴爛。
龍椅上,李世民終于緩緩開口,聲音里聽不出情緒,卻帶著一股不容置疑的威嚴。
“此事,不必再議。賑災方略,就按太子和政事堂議定的辦。魏王李泰,無端攻訐,搬弄是非,禁足王府三月,閉門思過。”
“至于太子……”李世民的目光,落在了李承乾那張生無可戀的臉上,語氣變得有些復雜,“你雖有奇策,但言辭確有不當,易生誤解。罰你……將此策的原理、推行之法,寫一份萬言書,昭告天下,以正視聽。”
“轟!”
李承乾感覺自己又被雷劈了。
寫……寫一萬字的報告?
昭告天下?
這比殺了他還難受!
他抬起頭,想再說點什么。
卻只看到李世民揮了揮手,說了一句:“退朝。”
只留下他一個人,在原地風中凌亂。
他贏了。
他又一次,在自己拼命想輸掉的牌局里,莫名其妙地,躺贏了。
而且,贏得比以往任何一次,都更加徹底。
他,大唐太子李承乾,在成為“軍事家”“經濟學家”“哲學家”“藝術流派開山鼻祖”之后,今天,又多了一個全新的頭銜——
救萬民于水火的,在世圣人。
李承乾回到東宮,看著窗外明媚的陽光,第一次,感覺人生是如此的灰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