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附議!太子之言,有違圣人教化,非仁君所為!”
“臣附議!請陛下三思,萬不可因一人之謬論,而陷萬民于水火!”
一時間,整個太極殿,都充斥著對李承乾的口誅筆伐。
李世民坐在龍椅上,面無表情,看不出喜怒。他只是靜靜地聽著,最后,將目光投向了風暴中心的李承乾。
“太子,他們所言,你可有辯解?”
來了!表演的時刻來了!
李承乾心中一陣激動,他抬起頭,臉上掛著一副“我錯了,我罪該萬死”的表情,用一種無比誠懇的語氣說道:
“回父皇,魏王及諸位大臣所言……句句屬實。兒臣……兒臣昨日確實思慮不周,言語孟浪,險些釀成大禍。兒臣自知德行淺薄,才疏學淺,不堪總領救災重任。兒臣……認罪。并懇請父皇,收回成命。”
他這番“真誠”的懺悔,讓李泰等人都是一愣。
這就認了?
連掙扎一下都不掙扎?
李泰心中狂喜,看來這李承乾是真的黔驢技窮,被自己抓住了死穴!
然而,他還沒來得及高興,一個黑臉煞神,就站了出來。
“一派胡言!”
魏征手持笏板,怒目圓睜,指著李泰,聲如洪鐘。
“魏王殿下!你只知婦人之仁,可知何為‘大仁’?你只知圣人之言,可知何為‘經世致用’?”
李泰被他吼得一懵:“魏……魏太傅,你何出此言?”
“何出此言?”魏征冷笑一聲,“太子殿下之策,老夫與房相、杜相等人,昨夜通宵推演,已成萬全之策!所謂‘驅民’,乃是‘遷民’!是朝廷主導,軍隊護送,沿途設站,有序安置!此法可讓百萬災民,在最短時間內,獲得生機!此為‘大仁’!”
“所謂‘發錢’,乃是‘發券’!是以朝廷信用為擔保,引天下商賈之糧,解燃眉之急!此法不耗國庫分毫,更能盤活經濟!此為‘大智’!”
“你李泰,只看到表象,便在此大放厥詞,攻訐儲君!你可知,若按你的‘仁政’,從江南運糧,耗時數月,一路貪腐,等糧食運到,災民還剩幾人?你這看似仁慈的建議,實則是要用無辜百姓的性命,來成全你那虛偽的‘賢名’!你,才是真正的不忠不孝,不仁不義!”
魏征一番話,字字誅心,罵得李泰面色由紅轉白,由白轉青,踉蹌著后退了兩步,一句話都說不出來。
他身后的那些御史老臣,也都傻眼了。
原來……是這個樣子的?
他們彈劾的“暴政”,怎么轉眼間,就成了經天緯地的“萬全之策”?
就在這時,一直沒說話的李承乾,又“恰到好處”地開口了。
他看著魏征,臉上帶著一種“委屈”和“無奈”,嘆了口氣道:“魏師傅,不必再說了。是孤的錯,孤沒有把話說清楚,才引得四弟和諸位大臣誤會。孤……愿意承擔所有責任。”
他這副“以德報怨,委曲求全”的圣人姿態,瞬間成了壓垮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
“殿下!”房玄齡眼眶都紅了,“您何錯之有!是他們愚鈍!是他們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