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他們猶豫的時候,趙衛國拎著鐵鍬上前一步,故作粗聲粗氣地說道:“兩位老哥,別耽誤時間了!周書記的指示,咱們可不敢怠慢!再說了,這鋼筋水泥擱這兒風吹日曬的,早晚得爛掉!還不如拉到咱們山里,修路架橋,造福百姓!也算是物盡其用了!”
他的話,倒是說到了兩個老頭的心坎上。這些年,看著那些金貴的材料在倉庫里爛著,他們心里也憋屈。
葉凡看準時機,又從口袋里掏出了一包“大前門”香煙,恭敬地遞了過去:“兩位老同志,我們知道你們守在這里不容易。這樣吧,今天我們幫著轉移物資,這些煙,就當是我們黑山屯的一點心意,讓你們解解乏。等事兒辦完了,我再讓衛國叔給你們送點我們山里自產的土特產來!”
兩個老頭接過香煙,臉上終于露出了一絲動搖。大前門在那時候也算好煙了,再加上葉凡說得情真意切,又提到了“土特產”,他們心里天平開始傾斜。
“那……那你們可得小心點,別弄壞了東西。”一個老頭最終松了口。
另一個老頭也嘆了口氣:“算了,反正這些東西擱這兒也只能爛掉。就當是……支援國家建設了。”
“哎,兩位老同志高風亮節,真是我們學習的榜樣!”葉凡立刻恭維道,“衛國叔,去,把大門打開!劉師傅,你帶人去倉庫,把鎖撬開!”
趙衛國和劉師傅得了令,立刻帶著村民們沖向倉庫。撬棍、鐵鍬齊上陣,沒一會兒,那把銹跡斑斑的大鎖就被“哐當”一聲撬了下來。
倉庫里,果然堆滿了水泥和鋼筋。一袋袋水泥,因為時間久遠,有些已經結成了硬塊,但大部分還能用。一捆捆鋼筋,雖然表面有些銹跡,但材質完好,品質上乘。
“我的天爺!這么多好東西!”村民們發出驚呼,眼神里充滿了驚喜。他們小心翼翼地搬運著,生怕弄壞了這些“寶貝”。
張誠開著卡車,倒退到倉庫門口。李老四和他的手下,被趙衛國安排成了主要裝卸工。他們現在可不敢偷懶,揮舞著鐵鍬,將水泥袋和鋼筋捆,拼命地往車廂里搬。
“快點!快點!這是支援黑山屯建設的物資!誰敢偷懶,老子讓他明天搬石頭搬到吐!”李老四一邊干活,一邊對著手下吼道,那樣子,比趙衛國還像個工頭。
兩個老頭坐在門房里,看著這熱火朝天的場面,嘴里叼著葉凡給的香煙,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心里五味雜陳。他們守了這么多年的“死資產”,沒想到今天,居然以這種方式“活”了過來。而且,還是在周書記的“過問”下,由錢局長“緊急”調撥的。
他們也說不清,這事兒到底是合規矩,還是不合規矩了。
一車又一車的鋼筋水泥被運走,整整一個上午,那輛解放卡車在水泥廠和黑山屯之間來回穿梭,像一頭不知疲倦的鋼鐵巨獸。
當最后一車物資運回黑山屯,夕陽已經染紅了半邊天。
黑山屯的工地上,堆滿了小山般的鋼筋和水泥。趙衛國和村民們圍著這些“寶貝”,激動得語無倫次。
“葉小子!你……你可真是神了!”趙衛國拍著葉凡的肩膀,激動得連話都說不出來,“這下,橋……橋真能修起來了!”
陳教授也走上前,扶了扶眼鏡,看著眼前堆積如山的材料,那張嚴肅的臉上也露出了難得的笑容。“有了這些材料,黑風口那座橋,不僅能修,還能修得比縣里任何一座橋都結實!葉凡,你真是個奇才!”
葉凡看著眼前的一切,心里也充滿了成就感。他知道,這不僅僅是材料,更是希望,是黑山屯通往外界的希望。
他轉過頭,看向那群累得精疲力盡,卻依舊興奮不已的村民們。
“鄉親們!材料有了,技術有了,力氣咱們更不缺!”葉凡的聲音響徹整個工地,帶著一種振奮人心的力量,“明天開始,咱們就正式啟動建橋工程!讓那黑風口,變成咱們黑山屯通向幸福的坦途!”
村民們爆發出震天的歡呼聲。他們知道,在葉凡的帶領下,沒有什么是不可能實現的。
然而,葉凡心里清楚,雖然材料到手,但建橋并非易事。除了技術和勞力,還需要更精密的規劃,更專業的指導,以及……更多意想不到的挑戰。
他看著不遠處那臺安靜的推土機,和旁邊那輛同樣安靜的卡車,心里默默盤算著下一步的計劃。這座橋,將是黑山屯發展的第一道里程碑,也必將是檢驗他們團隊凝聚力和智慧的最終戰場。
而此時,縣交通局的錢大海,正坐在辦公室里,對著一堆文件發呆。他知道,葉凡這次是徹底把他拿捏住了。他心里憋屈,卻又不得不承認,葉凡這一手“借雞生蛋”,玩得實在是高!他不僅沒法追究,甚至還得想辦法,怎么去向周書記“匯報”這次“緊急物資轉移”的“重大成果”。
他嘆了口氣,拿起電話,撥通了縣委辦公室的號碼。
“喂,是周書記秘書嗎?我是交通局錢大海啊。關于城東水泥廠那批物資的轉移工作,我向您匯報一下……”錢大海的聲音里,充滿了“積極向上”和“盡職盡責”。他知道,自己這回,是徹底被葉凡綁上了黑山屯這艘“賊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