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還不睡覺?還穿得這么單薄。
風寒還未痊愈,且京城不比南地,氣候不同,切莫貪涼。
”閣樓里回響著和煦般的聲音。
羅昭星回身,嘴角不自覺地上揚,莞爾道:“兄長,你為何還與小時候一樣。
”奉畫也跟著笑:“長兄如父!”羅聆手挽了一件衣衫,溫聲道:“青筠不知在哪兒拿來一筐櫻桃,把自己弄得滿身是泥,見你沒在屋子里又去尋了我,我想了想這么晚了你還能去哪兒,應(yīng)是在這兒。
”“阿珺已經(jīng)睡下了。
夜寧他,好說歹說被青筠留在了山里。
只不過我出來時瞧見屋里雖點著燈卻靜悄悄的,應(yīng)是不在屋子里。
”長兄羅聆,年少時也曾意氣風發(fā)過的少年郎,也曾金榜題名,連中三元,名滿過京師。
那個時候他的眼神中總是神采奕奕,笑容如沐春風般。
當年羅氏一族決然離京,他正時任東宮皇太子伴讀,抉擇間堅持了自己的主張,至此孑然一身獨留在京已有十年久,而今再看卻是大隱隱于市的涼薄氣。
她笑著道:“這會兒還未有困意。
”她回身仰頭望向天際,不禁唏噓道:“果然還是雨后的星星看得更清楚些,小的時候卻覺得這閣樓可真高啊!倘若我們摔了下去豈不是不聲不響地就混到了塵埃里?亦難為了阿寶公公常常擔憂得生怕我們跌了下去。
”羅聆眉心微動,嘴角噙著分明的笑意將衣衫披在她身后,然后伸出手摸摸她的頭,“很小的時候你還需踮著腳。
”“小妹,想見的人終有一天就會有所見。
”她回頭,眼波柔軟,心中回味這句話的深刻含義,問:“果真如此?”夜深人靜,月色籠罩他的周身,芝蘭玉樹、笑如朗月。
他抬頭望月,“谷雨過了就是夏了,夏止秋來便是冬。
小妹,我想說的是既回京城,身后一切有我。
”“不早了,快回去歇息。
青筠好不容易得來的櫻桃,你吃不到他亦無法闔眼。
”她與奉畫由衷地哈哈一笑。
幼時承她多載歲月的蓬萊小頂,登過六層高的觀星閣以及舟車勞頓帶來的疲倦感讓她的睡意頃刻來襲,不覺間漸入了幽幽夢境。
月色氤氳,呢喃故鄉(xiāng)。
年幼的時候,她最喜歡故鄉(xiāng)的冬雪。
天降飛雪時,父親會帶著哥哥在庭院里舞劍。
母親呢會坐在窗前織補她與兄長的貼身衣物,再時不時地去看窗外揮劍的父子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