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敏銳地察覺到黎昭群的異常,卻不知其中緣由,更不知該如何幫他解圍。
就在這時,晏鳳樓適時開口,語氣誠懇:“國公爺莫要責怪黎兄。想必是這些日子太過思念家人,如今驟然歸家,一時激動才失了分寸。”
“晚輩在外經(jīng)商多年,每次久別歸家,也常有這般心緒難平的時候。”
“原來如此。”理陽公的臉色稍緩,可看向黎昭群的眼神里,仍帶著幾分失望,“即便如此,也該守好分寸。你是堂堂理陽公府的公子,怎能在客人面前失儀?”
這話分量極重,黎昭群只能垂首,聲音低沉:“是,侄兒知錯了。”
理陽公夫人見狀,連忙笑著打圓場:“老爺,阿群剛回來,身子還沒緩過來呢。況且今日本就是他和嚴公子,孫姑娘接風,可別掃了大家的興致。”
“是啊大哥。”黎三夫人也跟著幫腔,“阿群這孩子打小沒心眼,許是在外頭受了什么委屈,一時沒轉(zhuǎn)過來彎兒。”
理陽公這才不再追究,覷了眼黎昭群,轉(zhuǎn)過頭去繼續(xù)跟晏鳳樓聊天。
黎昭群心中愈發(fā)苦澀,他知道自己今日很是糟糕,可看著晏鳳樓,他根本無法保持鎮(zhèn)定。
看著大伯父和大伯母用心招待自己所謂的朋友,心口更是被洶涌的愧疚所淹沒。
這一切,都被晏鳳樓盡收眼底。
他端起酒杯,嘴角微微一勾。
夜色如墨,廳內(nèi)的紅燭已燃去大半,空氣中彌漫著淡淡的酒香、菜肴的余味,還夾雜著庭院飄來的桂花清香。
宴席終于接近尾聲。
理陽公黎煒放下酒杯:“時候不早了。嚴公子,今日與你談詩論書,實在酣暢淋漓,我亦是許久未遇這般投機的年輕人了。”
晏鳳樓立即優(yōu)雅起身,面上掛著溫潤如玉的笑,桃花眼中波光流轉(zhuǎn),既謙遜又不失風度地微微躬身,行了一個標準的文士禮。
“國公爺過譽了。能與您這樣的飽學(xué)鴻儒交流,是在下三生有幸。您的見識學(xué)問,讓在下受益良多。”
理陽公滿意一笑:“改日得空,定邀你到書房詳談。我那里藏了不少古籍善本,想必你會感興趣。”
“那在下就卻之不恭了。”晏鳳樓拱手,“能與國公爺這樣的大家交流學(xué)問,是在下的榮幸。”
理陽公夫人在旁溫和笑道:“嚴公子客氣了。阿群能交到你這樣的朋友,我們做長輩的自然歡迎。以后在京中若有需要,盡管開口。”
“多謝夫人厚愛。”晏鳳樓再次拱手致謝,態(tài)度恭敬得當。
黎三夫人也跟著起身,笑容滿面:“嚴公子,今日宴席可還合胃口?若有招待不周,還請見諒。”
“夫人太客氣了。”晏鳳樓聲音溫和如春風,“今日菜肴精美絕倫,茶品更是上乘,在下很是喜歡。”
一番客套后,眾人相繼離席。
理陽公在夫人陪同下先行離去,廳內(nèi)漸歸安靜,只剩幾個丫鬟輕手輕腳地收拾碗碟,撤下殘席。
黎昭群望著眼前的景象,心中五味雜陳。
孫秋菊在春桃攙扶下緩緩起身,臉色依舊蒼白,卻比先前多了幾分精神。
“黎大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