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開源,我大明朝,地大物博,物產豐饒,朝廷可設立專司,負責海外貿易,從南洋、西洋等地,獲取金銀財寶,以補充國庫。”
“二是節流,朝廷可嚴查貪污腐敗,杜絕不必要的開支,將那些貪官污吏的家財充公,將那些靡費無度的開銷砍掉,如此,便可省下一大筆錢財。”
哦。
大臣們懂了。
原來不是徹底停印。
而是限制印鈔。
事緩則圓。
這么看,倒是可能會起到效果。
朱雄英的這番話,讓大臣心中思索。
思索的同時,也感到些許的驚訝,畢竟在怎么說,朱雄英也僅僅八歲。
一個八歲的孩子,所說的每一個方法,都直指問題的要害。
正常孩子這么年紀,可能還不諳世事呢。
而朱雄英卻能對朝政有如此深刻的見解。
大明朝,當真是出了一位好圣孫啊。
朱標的臉上,也露出了欣慰笑容,他看著朱雄英,眼中的贊賞之色溢于言表。
不過
朱標最終還是沒有采納朱雄英的建議。
這不是小事。
他現在雖說監國,但這種事情想了想,還是需要和父皇朱元璋商量商量,思索至此他看向下方的臣子道:“今日朝會到此為止,此事事關重大,本宮要稟明父皇,再做定奪。”
說完,朱標便宣布了退朝。
朝會,也就這樣結束了。
隨著文武百官們退去,他們私底下也不會思索起來,這大明寶鈔,難道真的要改革了?
恐怕,難啊。
能說服陛下嗎?
另外一邊,奉天殿后殿,正當朱標準備離開時,前往乾清宮的時候,朱雄英忽的快步上前,攔住了他。
“父王!”朱雄英的聲音不大,“此事不能稟明皇爺爺。”
朱標聞言,微微皺眉,
“雄英,你在說什么?如此大事,怎能不稟告父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