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父說著,將手電光柱照在了那攀升的臺階上。
“你們看這些臺階,并不是平白搭上去的,而是靠著每一根頂梁、斜撐、短枋和頂板間,榫頭和卯眼的巧妙分布和預先設計的凹槽滑道,鋪設而成的!”
“只要觸動了石壁下方的‘機括鎖’,整個廊道的受力結構就全都變了!”
“有這么玄乎?”
我聽得一愣一愣的。
墨家機關的厲害,在很多書籍里都曾記載過。
最出名的莫過于攻防一體的集大成作“非攻”。
除此外,
還有春秋戰國時期,用于攻城守城的連弩車和轉射機。
還有天文學家張恒,為了預測地震而研發制作的《地動儀》。
再比如三國鼎立時期,諸葛孔明為了運輸糧食物品,所設計的‘木牛流馬’。
這些,其實都是根據墨家機關術演化而來。
相較之下,這所謂的‘榫卯升天階’我卻從未聽說!
“墨家機關術重在‘精巧’二字。”
“廊頂上的這些木架子原本被橫梁撐著,但在機括鎖開啟后,支撐重量的榫卯脫離,這些木架自然‘嘩啦’一聲扭曲錯位落了下來!”
“重的木架斜著往下,形成了‘升天階’的基座!”
“輕的木架則被拉起,變成了護欄和臺階,這些橫七豎八的木頭,就是靠著榫卯的咬合和錯位,硬生生‘變’成了這階梯!”
師父咂了咂嘴,眼中光芒四射。
“這還不算完,你看那些臺階表面的凹痕和磨痕,如果我沒猜錯的話,若是有人踩上去,整個木架還會被榫卯進行小范圍的修正,踩得越重榫卯反而會卡的越緊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