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被師父這一番解釋,驚得目瞪口呆。
這‘榫卯升天階’的設計,
已經不能單用‘精巧’兩字來形容了,它完全是古代工匠的智慧結晶。
單靠‘榫卯’和‘錯位’的組合結構。
就讓沒有生命的木頭,在千百年后,依舊綻放著令人驚嘆的模樣!
師父‘嘖嘖’的驚嘆聲還回蕩在廊道內,我卻如遭雷擊般僵在原地。
“師父,您剛才說玩意是‘墨家機關術在漢代最后的榮光’,那豈不是證明,我們所在的這處回廊,是出自墨家機關大師之手?”
我抓住了師父話里的重點。
先前白玉石桌上擺放的‘伏虎博山爐’,可以解釋成貴妃有收集前朝物品的癖好。
博山爐里的漢半兩,雖不符合‘禮制’但也可找個由頭糊弄過去!
可,
海東青圖騰以及眼前這本該在漢代就斷絕傳承的‘榫卯升天階’。
總該不會是一千多年后,明代工匠所能鼓搗出來的‘杰作’吧?
想到這,一股寒意突然涌上了我的心頭。
“師父”我的聲音里帶著一絲驚顫,“這太不對勁了!”
師父和大錘聞言,都皺起了眉頭。
大錘是困惑,而師父的臉上則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凝重。
“鑫娃子,你想說什么?”
“師父,有沒有可能有沒有可能說我們現在是在一處漢墓里?”
“漢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