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舅母想著京都的東西又好又便宜,選擇的余地也大,女兒要出嫁了,不如趁著人還在京都,給趙璋如置辦幾件像樣的嫁妝,就托了竇昭陪她一起上街買東西。
竇昭充分發揮了前世的優勢,哪家的梳子好,哪家尺頭品種多,一清二楚的,只要舅母想得到的,她就能買得到。
舅母不由笑道:“你這才來京都幾天啊,哪里都摸熟了!”
竇昭嘻嘻笑,天天和舅母東奔西跑地買東西,非常的快活。
舅舅那邊回了信,對這門親事很滿意,把定親之事交給了竇世橫和紀氏。
大家都很意外,竇世英則很是尷尬。
倒是宋墨,眼頭很亮,安慰竇世英道:“這定親既然要商量聘禮又要商量婚期,少不得要從中和稀泥,哪有姑爺幫內侄女出面的道理,別人還以為我們這邊急著嫁女兒呢!理應如此。”
竇世英聽著精神一振,不住地點頭,甚至連宋墨所說的是指嫁女兒而不是招女婿都沒有注意到,只覺還是女婿好。樂得當起甩手掌柜來,在一旁看熱鬧。
這邊趙宋兩家剛剛交換了庚帖,那邊竇政昌的長子七斤做滿月。
竇昭約了舅母,和趙璋如手挽著手進了垂花門。
大家看見了趙璋如都抿著嘴笑。
活潑開朗的趙璋如臉紅得像朝霞,生怕被人打趣,再也不敢像從前那種恣意行事,只在屋里幫著韓氏抱七斤,惹得大家又是一陣笑。
趙璋如找了個機會和竇昭說悄悄話:“我要快點成親!等我成了親,看她們誰再笑我!”
竇昭捧腹大笑。
趙璋如狠狠地掐了竇昭兩下,這才罷手。
表姐妹兩個牽著手去了擺酒筵的花廳。
竇明過來了。
穿了件真紅色通袖襖,雖然好好地修飾了一番,但還是難掩其憔悴。
六堂嫂郭氏不由關心地問:“你這是怎么了?臉色怎么這么差?”
那天氣得吐了口紅之后,人就怏怏的沒有精神,請了好幾個大夫,也不過是開了些進補的方子讓她靜養。她今天本來不準備來的,可魏廷珍一大早就跑去了濟寧侯府,吵著鬧著非要他們過來,她說自己不舒服,讓魏廷瑜一個人過來都不行,還非得兩人一起。為這件事,她又和魏廷珍吵了一架,要不是魏廷瑜在自己面前說好話,她才懶得來呢!
想來這個時候魏廷瑜已經和宋墨搭上話了吧?
她想想就覺得心里像有團火在燒,回答郭氏的口氣不免有些僵硬:“我沒什么事!就是前幾天受了風寒。”
郭氏一向覺得竇明的脾氣大,雖不以為意,但也不想看竇明的臉色,隨意聊了幾句,她去了竇昭那邊。
紀詠的大伯母對竇昭印象很好,見到竇昭不免有些婉惜竇昭沒能嫁到紀家,因而很熱情地和竇昭說著話。
紀家是六太太的娘家,紀頌也是正三品的高官,這種場合,五太太肯定是要作陪的,而蔡氏又是個能言善道的,誠心要巴結竇昭,大家都湊著趣說話,乍眼一看,好像大家都圍著竇昭在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