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學們應該懂榫卯,古代木建筑飛檐斗拱,靠的大多是榫卯。”
“它的特點是無需釘子,靠木料結構本身便能緊密連接。有些古建筑渾身上下沒有一根釘,卻能屹立不倒數百年,體現的是古代工匠對力學和機械的極致理解!”
臺下,謝科夫連忙摸出手機,手忙腳亂搜索相關資料。
作為一只毛子,他完全沒聽說過榫卯這種異國魔法。
講臺上,汪教授繼續講述。
“榫卯主要分三大類!”
“
一心二用!
昨天上午和謝科夫一起編程時,他還沉迷于修改邊邊角角。
但此時大屏幕上,謝科夫的程序已面貌大改,關鍵部分進行了大刀闊斧的重寫!
宋河眼神微瞇,老謝果然強敵!這么短時間,思路轉變竟如此靈活!
“同學們好,我的主要思路是拓撲!”謝科夫開口。
“仿腦程序無法直接拓撲,因為所有點位固定,但可以借助時間工具進行拓撲!”
“大家看編程工具的35到40,這幾個腦細胞點都和時間有關,有的是每隔一段時間生效,有的是連續生效后緩沖,我們可以把這些時間腦細胞點作為開關!”
“比如太空擦窗蟲失去平衡時,可以加強這個部分,使擦窗蟲更快恢復平衡,提高綜合性能。”
謝科夫一邊講解,一邊點擊鼠標在大屏幕演示。
他的程序內部多了一大堆備用小程序,形狀相似卻不相同,均是由拓撲得來。
不同時間段,不同的備用小程序陸續啟用,達到提高綜合性能的效果!
臺下同學們看的若有所思,像一群呆瓜般點頭。
他們暫時只能理解大概,細節還得回去慢慢琢磨,但毋庸置疑,謝科夫的辦法很創新,拓寬了大家的思路!
和其他同學的呆滯不同,此刻宋河眼中精光爆現!
巧了!
拓撲恰好是宋河潛心猛啃過的內容,甚至可以說是他在數學領域的特長項!
因此,謝科夫一指出拓撲的編程用法,宋河剎那間有醍醐灌頂之感,腦海中靈感爆發,數種優化程序的方式噴發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