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床只需睡前在屋外加一把柴,整個后半夜床都是熱的,且臥房內無煙,能緊閉門窗。
梁國重實務,范嘉能考中進士,在民生這塊腦子自然靈活。
此話當真?她一改輕慢的態度,忙上前扶起張弄瓦,請她坐下細說。
張弄瓦笑道:草民說再多,不如大人一見。動手砌炕的吳云山就在縣衙外恭候。大人可召她前來,當場砌給大人看。
范嘉暗自點頭,這樣最好不過。光聽這老太太說,她還真想象不出來。
門房喊人,吳云山滿臉通紅的趕著驢車進來。
范嘉讓她直接在院子里砌炕。
若是真如張弄瓦所說,冬日里能睡著不冷,她上報朝廷,寫明其中的做法和原理,才能更好的突出,自己的功績。
吳云山一聲不吭的低頭搬磚壘磚,李翠翠不敢亂瞄,恭敬的站在一邊,微垂著頭,小聲磕磕巴巴的解釋:先,先要有坡度,煙往上走
范嘉垂眼沉思,利用燒飯的余煙熱磚,規劃煙氣的走向,倒是有幾分巧思。
煙被擋住,飄向屋外,確實能避免中煙毒。
她想不明白為何余煙的熱度這樣大,按張弄瓦所說,能讓厚厚的磚塊都跟著熱了。
且,熄火后,磚面還能熱三個時辰。
但,萬一是真的呢!
范嘉掩住眸中的精光,立刻道:現在就去柳樹村。
張弄瓦遲疑片刻:天色不早了,農家臟亂
若是此法真如你所說,火炕就是我梁國大利之器,能讓北邊諸州府百姓再不懼寒冬,豈能耽誤片刻?
范嘉大義凌然的訓完話,一甩衣袖,現在就走,正好能守一晚。
平頭百姓應該不敢欺騙她,但她不親眼所見,無法判斷這老太太話語中的水分有多大。
若是其中有什么弄虛作假,明日再去,豈不是給了這老太太通風報信的時間?
范嘉這會記起來,老太太應該還沒吃中飯,叫人去街上買了兩盒點心。
一盒給老太太墊墊肚子,另一盒,作為她不請上門帶的禮。
吳云山和李翠翠趕著牛車,跟在恩師和縣令大人的驢車之后,稀里糊涂的去柳樹村。
吳云山小聲問媳婦:咱倆跟著去干嘛?林家的屋子不是都盤了炕?還有留在縣衙的那些磚,咱還能拉回去么?
那是她自家準備盤炕的磚。恩師的磚瓦坊都忙不過來了,好說歹說,青碧妹妹給她家勻出來一些。
李翠翠還沉浸在火炕是梁國大利之器的震撼中,壓根聽不見媳婦說了什么。
她只知道,自家了不得了!
梁國大利之器最開始是她家動手做成的!
一行人到的時候,天還沒黑。
村里孩子們一見兩輛驢車,和后面的吳云山和李翠翠,拔腿就往林家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