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們倆就算打得頭破血流,殺得你死我活,也是大夏的事情。
非我族類,其心必異。
就是zisha,蘇拂苓也不會叛國勾結南蠻反過來攻打大夏。
過了不長不短的一段時間,蘇尋真的第二封密信來了。
她和南蠻王室取得了聯系,南蠻愿意支持她的“正統奪位”,也愿意告訴她密道的位置精誠合作,一起逐鹿天下。
但,中原人狡猾。
南蠻要求蘇尋真交上“投名狀”。
她們也不過分為難她,只需要蘇尋真在貍山腳下尋一個村子,屠了便是。
蘇尋真就在貍山,動手也快,而如此一來,屠民的罪名和把柄在手,南蠻也不擔心她是在給她們下套,畢竟只要這件事捅了出去,別說榮登大寶,蘇尋真怕是根本無法踩上大夏的國土。
在信里,蘇尋真甚至親昵地問詢蘇拂苓,要選哪一個村。
【聽聞昔日妹妹淪為罪奴時,是在上河村,不如,就它吧?】
【做姐姐的,幫你最后一程。】
其實是蘇尋真得知蘇拂苓那個食了陽葉的妻主就在上河村,這樁事無論成敗,她都回不去了,死之前,怎么也要膈應一下蘇拂苓。
可別想好過,她同母異娘的親妹妹!
密道這個東西,是雙向的。
南蠻可以借它過來,那大夏也可以借它過去。
再加上蘇尋真的假意策反,若是里應外合,配合得當,就能夠在最少損失的情況下,給南蠻最大的重創!
既能摘除這顆虎視眈眈的毒瘤,又能借戰后的賠償等為經歷水災后的大夏贏得修養的時機。
甚至她若是有了這樣的政績,也能將這幫朝臣徹底壓服。
這樣大的三個好處,代價是邊境不到三百的窮苦百姓。
一個在輿圖上,芝麻粒大小都沒有的村落而已。
再說了,就像蘇尋真所說的那個意思,屠了上河村,那些人都死了,從此便無人見過她的狼狽時刻。
就還是那個“試拂鐵衣如雪色,只將千載苓為君”的蘇拂苓。
只要她自己能忘了。
是了……只要她自己能忘了……
她已經很久沒有想起許易水了,一想起她,蘇拂苓的腦袋又開始痛了……
“所以,”隔著燭光,許易水看進了蘇拂苓的水眸,“還是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