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因說:“吃完飯我要午休。”
“隨便你,”謝津推開門,“考不上大學別怪我。”
門外的人皺著眉,呵斥道:“謝津,你怎么對妹妹說話呢?”
謝津當沒聽見,頭也不回地走出房間。
這是徐因16歲的暑假。
四年前父親徐云林去世后,母親羅廷蕓不知怎么又聯(lián)系上了她的前夫,于是在一年前,徐因從永川轉學到了長吉。
不得不說,這是件極其利于高考的事,畢竟長吉的分數(shù)線要比永川低上一大截。
但徐因本人不是很高興,任誰一下子離開從小長大的地方,都會覺得不適應。
好在有謝津這個從小一起長大的哥哥在。
徐因小時候其實沒弄明白,為什么自己的哥哥只在暑假的時候在,長大后她才知道,原來哥哥并不是父親的孩子,他的家在另一個地方,所以只能暑假的時候能帶她玩。
小時候徐因和謝津關系極好,她是哥哥的小跟屁蟲,跟著他去河里抓蝌蚪,打知了,摘蓮蓬。
每次謝津在開學前離開,她都會抱著他的胳膊哭得撕心裂肺,死活不叫他走。
甚至一度試圖鉆進后備箱里跟他一起回長吉,被媽媽哭笑不得地拎了出去,對她說“等寒假的時候,媽媽帶你回長吉見哥哥好不好?”
小徐因抽抽搭搭地,“中秋也要回去。”
母親無奈同意了。
或許是因為聚少離多,每年也就見兩三個月的時間,所以再多爭吵和隔閡都會被忘記,漫長的等待后,只余下深深的惦念。
甚至因為謝津從小學習繪畫,徐因看到了,也吵著鬧著要學,跟他去同一所美院。
我們是親兄妹,世界上除了父母外,我們就是最親近的人。
徐因一直都這樣想著,偏她來到長吉后不久,謝津的態(tài)度就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疏遠之余還有些冷淡。
她和自己的朋友抱怨,朋友敲了六個點給她,過了一會兒又發(fā)過來一條消息:你這都登堂入室了,還不滿意啊?
徐因很不服氣地強調:我們是親兄妹,我媽就是他親媽,出生證上寫著呢!
而且謝津自己小時候也不止一次說過,要妹妹也去長吉。
這種話到他長大懂事弄清徐因為什幺姓徐不跟他一樣姓謝,才不再提起。
可時過境遷,曾經(jīng)親密無間的親人,現(xiàn)在卻疏離了許多。
徐因走進廚房,去端自己的碗盛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