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7
年
12
月,我導師收到你祖父的信時,正在挪威特羅姆瑟觀測站。”
趙月戴上白手套,指尖捏著信封的一角輕輕展開,信紙在
56
年的時光里已經泛黃發脆,卻在特定角度的光線下顯露出水印
——618
個藍綠色光點組成的環形,與殘頁描述的冰墻能量場分毫不差。
林野湊近看信紙上的鋼筆字跡,祖父那筆遒勁的楷書里藏著不易察覺的顫抖:“isa
正在系統性抹除分形磁場的研究數據,他們焚毀了劍橋大學的《等離子l分形學》手稿,綁架了莫斯科大學的列夫教授。冰墻的
618
個節點每激活
1,穹頂的透明度就會下降
0618——
他們在建造認知牢籠。”
“分形磁場。”
趙月突然按下恒溫盒的開關,液氮蒸騰的白霧里,她的聲音帶著奇異的回響,“這是我導師畢生研究的課題。普通磁場的磁感線是平滑曲線,而分形磁場的線條會像樹枝一樣無限分叉,每個分叉點的角度都是
618
度。1957
年南極科考隊的真正任務,就是繪制這種磁場的全球分布圖。”
她抽出第一卷光譜膠片,對著窗戶舉起。晨光透過膠片在墻上投下的極光光譜里,紅、藍、紫三條譜線呈現出鋸齒狀的波動,每個波峰之間的距離恰好是前一個的
0618
倍。林野突然想起殘頁上
“35khz
頻率波動”
的記載,指尖在墻上的光譜圖上劃出頻率曲線
——
波動周期正好是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