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讓那些民眾來為自己證明:縣令大人是個好官,早就在城內行賑災之事了,實在是那些刁民太過可惡。
上頓還沒吃完就想著下頓,貪得無厭!
而且流民寄居于城內,還讓整個潼關都不得安寧,雞鳴狗盜之事常有發生。
縣令大人迫不得已之下,才將他們趕出潼關。
畢竟是刁民嘛,他們怎么能算是人呢?
再不濟。
到時候找幾個有家眷軟肋被拿捏的底下人放出來扛罪:
自己的本意是好的,政令是將流民“遷居”于城郊,結果被底下的人給執行壞了!
如此一來,自己的烏紗帽和項上人頭必然便能保住了。
潼關縣令念及于此,終于是稍稍松了口氣。
隨即,他趕忙折身回到屋中在侍女的伺候下,將官服穿戴整齊。
如今已經知道皇上親臨潼關,那他自然是得趕緊攜城中官員跪在城門口伏首迎接的。
要不然怎么顯得自己忠君愛國呢?
不光如此,皇帝在陜西待上一天,那么他便要在潼關城內勵精圖治、愛民如子一天。
官員演技這一塊,你就放心吧。
絕對出不了一點岔子!
城郊。
朱由檢的圣駕已經登陸上岸。
河邊的上千名皮包骨頭的流民則是安安靜靜的跪在一旁,盡可能不發出一點聲音擾了圣駕。
看著這些流民,小洪子躬身來到朱由檢面前請示道:“陛下,這些流民該如何處置?”
“讓他們跟在后面進城,進城后施糧賑災?!?/p>
“奴婢領旨?!毙『樽庸硗讼拢S即去操辦此事。
陛下讓他帶這些人進城,他就立馬帶這些人進城。
陛下讓他去把這些人殺了,他就毫不猶豫的把這些人殺了。
很快。
一名錦衣衛縱馬來到流民堆前,翻身下馬后高聲宣喝道:
“陛下口諭:所有流民跟在后面一同進城,進城后為你們施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