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胡人可以得到糧食、鐵器、布匹,奉國也能交易到牛、羊、皮革。
若是遇到天災,北胡部族也可向奉國尋求幫助,別的不能保證,糧食還是可以借給他們的。
但借糧也不是白借的,不說九出十三歸,收你十分利不過分吧?畢竟我奉國的糧食也不是大風刮來的!
至于沒錢還,倒也無妨,那就拿牛羊馬匹來換嘛。
若是牛羊也沒有,也沒事。
仁慈的奉王殿下依舊給了草原兄弟一個出路,沒錢就出人唄。
奉國經略遠洋,需要大批的人手跨海作戰,這群驍勇善戰的草原勇士,不正是最好的炮士兵嗎?
談判過后,一眾北胡首領只覺得背后冷汗直冒,大冬天的卻是個個揮汗如雨。
直到李徹沒再提出更多的條件,眾人才舒了口氣,看向李徹的眼神更加畏懼。
這位天可汗,當真是不當人子啊!
用他自己的話說,那就是那我們北胡人當倭國人整啊!
好在天可汗的條件雖多,但還算可以接受,至少沒再讓奉軍西進了。
如今在關外這片土地上,北胡人是最了解奉軍戰力的。
他們知道如果天可汗真下定決心要滅了他們,諸部族根本沒有一絲還手之力。
君不見之前那兩個最了解奉軍戰力的國家,已經被滅國亡種了嗎?
天可汗的條件雖然苛刻,但至少給北胡留下了一線生機,只要乖乖聽話,就還能活下去。
敲打了一番北胡首領后,李徹便帶著陳平之、越云等一眾將領,往朝陽城而去了。
至于上京城,則交給了李勒石駐守。
這位真正從底層爬上來的奉軍將領,此刻也有了獨當一面的本事,足以守住這上京城。
至于陳平之,乃是奉國緊缺的帥才,李徹將其帶回朝陽城,另有大用。
第四日,李徹率領著遠征草原的得勝之師,班師回城。
這支軍隊出發時有一萬人,經過這幾個月的廝殺,只剩下不到八千。
雖是久戰之師,但仍是精神抖擻。
李徹只見面前的軍隊旌旗獵獵,甲胄生輝,眾將士面容堅毅,宛若鋼鐵洪流。
不禁心中歡喜,自己麾下倒是又多了一支鐵軍。
將這支騎兵編入具甲騎兵中,自己的騎兵部隊應該就是此刻全世界最強的騎兵部隊了。
踏著歲末的寒風,李徹終于在新年的鐘聲即將敲響之際,抵達了朝陽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