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維冷笑一聲。
“我看孫志高次次登門討要銀兩,分明就是被你給縱的!”
李氏被他番話說得臉色微變,辯解道:“這科舉之路,能一路高中,登科及第的,本就是鳳毛麟角。”
“他不過鄉(xiāng)試落榜一次罷了,你往日不是對孫志高很滿意的嗎?”
“何況,我也是為了咱家和淑兒的前程啊!”
盛維仰天長嘆一聲,抬手擰了擰發(fā)脹的眉心。
“往日是往日,我實話和你說。”
“此次去汴京,我與纮老弟的女婿,陰差陽錯之下也算有些交情。”
“見了他我才算知道,何為讀書人,那通身的氣度,當真是溫潤如玉,待人接物,更是恭謹有禮。”
“哪像孫志高這般,落榜后不知發(fā)憤圖強,挑燈夜讀,整日盡是吃喝玩樂。”
“把圣賢書都讀到狗肚子里去了!”
李氏絞著手中的帕子,沉默片刻,她輕聲道:“咱家的門第哪比得過二房。”
“在宥陽這等小地方,除了孫志高外,我還不曾發(fā)現(xiàn)比他強的哥兒。”
十二歲就中秀才,放眼江南地界也是擺著手指頭能數(shù)得過來。
在李氏看來,只要孫志高收了心思,不愁沒有高中的那一天。
等淑蘭及笄后,便嫁去孫家為妻,孫家缺銀子,他盛家有的是銀子。
兩家捆綁在一起,將來孫志高入朝為官,他們也能跟著沾光,連帶著品蘭都能嫁個好人家。
她也不會在王若弗面前處處低一頭。
“淑兒的婚事,我要再思量思量。”
“今后孫志高若再上門討銀子,只管趕出去。”
“告訴他若不能收了那些花花腸子,勤學苦讀,我盛家一分錢都不會再給他。”
盛維雖未提高聲量,卻字字如鐵,不容半分轉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