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三個人從情緒中脫離出來的時候,不知不覺已經過了一個多小時,李洋教授有些驚奇地看了眼向坤,又看了看正捏著硬幣還有些出神的女兒,張了張嘴想說什么,但終究還是沒有開口。
過了片刻,小蘋果卻是有些驚喜地出聲道:“向叔叔,我覺得我好像找到你說的那種把注意力寄托在硬幣上的感覺了,好像真的比平常聽得更遠了!”
找到就好……
向坤松了口氣,他其實也沒有絕對的把握能夠成功。因為歸根結底,他能做的只是“引導”,只是“加強”,只是“輔助”,其實本質上還是要靠小蘋果自己去找感覺。
向坤看了眼時間,笑著起身道:“應該是你本來聽覺就比較強的原因,普通人估計試一百次都未必能找到感覺。剛開始你可以先用硬幣嘗試練習,以后再試試看把注意力寄托到其他東西上。”
旁邊的李洋本來想說“我也找到感覺了”,但又覺得自己之前并沒有把注意力寄托在任何外物上,所以說不定那感覺不太一樣?
又和李洋、小蘋果閑聊了幾句后,向坤便帶著“金閃閃”告辭離開了,他還要去車站買票。
目的已經達到了,接下來小蘋果能不能像小胖妞一樣和那枚硬幣產生什么聯系,能從這種聯系中得到些什么,就看她自己的造化了。
小蘋果手里的那枚硬幣,自然是與向坤建立了“超感聯系”的硬幣,剛剛這一系列操作,為的就是讓她產生“可以通過這硬幣加強感官能力”的潛意識。
向坤并沒有告訴小蘋果和李洋那枚硬幣有任何的特殊,也沒有像對小胖妞一樣,親手展現那硬幣的特殊之處,甚至連拿出硬幣的時候,都還刻意地做出一副從幾枚中隨便選到的樣子。
因為他了解小蘋果,知道如果自己告訴她硬幣有特異、有神奇的話,她只會去研究為什么有神奇,特異的原因在哪里,背后的原理是什么?只有讓她自己不知不覺地去慢慢發現,查知到這硬幣的特異,才會自己“腦補”出相應的神奇,并在嘗試中慢慢地深信不疑。
而且這樣子,也比較不會引起李洋教授的反感,畢竟小蘋果不是還在上幼兒園的小胖妞,如果用什么“魔法”啊、“幸運硬幣”啊之類的說法,會讓李洋覺得向坤腦子有問題。
他也很確定,小蘋果肯定不會舍棄那枚硬幣,改用其他的物品來練習“寄托”注意力的,因為之前被向坤“情緒同化”反向影響的時候,她是在嘗試寄托注意力于硬幣上來感知。當她用其他物品來寄托注意力的時候,是很難再有同等程度反饋的。
帶著金閃閃坐上回程的大巴,向坤依然是坐在靠窗的位置假寐,腦子里卻是在建立著這輛大巴車的認知模型,練習自己的全新認知模式。
在剛剛上車、確認這輛大巴車的車型后,他就已經用手機在網上查找了這輛車的各種資料,所以現在可以更準確地根據實際反饋的各種感官信息,來建立認知模型。
就好像當初一有空就去咖啡廳,去地鐵,去各種場所練習感官能力,練習怎么讓大腦下意識地去處理那些獲得的感官信息、建立基礎判斷一樣,現在向坤同樣也是利用一切機會練習自己建立全新認知模型的能力,不斷地嘗試、訓練,在飲血之后,身體自然而然會做出相應的進化和調整。
不過駛離車站沒多久,還沒上高速的時候,向坤卻忽然意識到了什么,趕緊拉開了車窗,看著遠處天空的陰云。
“能把窗關上嗎,很冷啊。”旁邊傳來了其他乘客的抱怨聲。
“不好意思,馬上關。”向坤關上車窗后,卻是提著蓋著籠衣的鳥籠,通過過道,向駕駛位置走過去,告訴駕駛員道:“師傅,我剛想起有重要的事情還沒做,不能走,您能在前邊找地方把我放下來么?”
這種跨市間的中長途大巴,對這種要求自然沒有什么不能答應的,反正向坤也不是要退票或者讓他等候。
又開了一段,大巴緩緩駛到路邊,讓向坤下了車。
向坤盯著遠處陰郁的天空看了一會,拿出手機查了下地圖,然后直接攔了輛出租車,說了一個地名。
按照向坤的直覺,或者說他通過對周圍各種環境因素建立的認知模型、對大氣電場的認知模型做出的推測,認為用不了多久,會有一場雷暴在這座城市發生。
在冬季,這種天氣現象并不常見,既然讓向坤遇到了,他就不想錯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