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宰相李絳以足疾為由,
辭任宰相一職。
唐憲宗李純自然同意,
但是他也沒有怠慢李絳,
而是讓擔任閑職。】
唐代宗
李適又擔心起來,
他怕李純會突然變的昏庸,畢竟他們老李家有突然發昏的基因。
和李適不同,
李誦倒沒擔心,
畢竟按照神跡所述李純平藩成功,
要昏庸也不是這時候昏庸。
【并且過了幾年,
唐憲宗李純還把之前貶黜的宦官吐突承璀回朝,
重新掌管禁軍。
沒辦法,自打安史之亂后,
老李家已經骨子里不信任武將。
正如宋朝也吸取了唐朝的經驗,一如既往的不信任武將。】
宋
趙匡胤無奈的嘆氣,
沒錯,他不信任武將正是因為唐朝的教訓。
但是不信任武將又回帶來新的問題,如何平衡當真是難。
【814年,淮西節度使吳少陽病逝,他的兒子吳元濟故意密而不發,他想先掌權,于是他派使者去長安,要求朝堂任命自己為節度使。
而這個使者楊元卿直接向朝堂交代了楊元卿已死,吳元濟密而不發。
若是大臣李絳還在,定會勸說唐憲宗李純繼續妥協,畢竟吳元濟如此著急的想要繼任,定會妥協。
但是宰相武元衡和李吉甫都是主戰派,他二人上諫不如趁著這個機會收復淮西。
休養生息這么多年,唐憲宗李純也覺得可以打!】
天幕中出現了李純、武元衡和李吉甫的卡通形象,只見他們三人特別興奮,頭上都頂著一個大字,“打!”
【但是唐憲宗手下的大將嚴綬卻是個無能之輩,眼看唐軍此次出兵的戰果就和當年的太監吐突承璀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