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二十日,
臨淄王李隆基協同羽林軍萬騎營葛福順、李仙鳧發起兵變,
殺皇后韋氏將領韋播、高嵩等人,完全控制羽林軍。
隨后,
李隆基、劉幽求等人攻入玄武門,
殺韋后及安樂公主。
六月二十一日,
李隆基出宮迎接他的父皇唐睿宗李旦入宮輔佐少帝李重茂,
并且緊閉城門,
繼續捕殺韋氏余黨。
同日,少帝李重茂大赦天下,
稱亂臣賊子已死,其他人不再追究。
六月二十三日,
少帝李重茂讓位給相王李旦,但是李旦拒絕。
于是群臣再次請求,最終相王李旦登基,和他哥哥李旦一樣,第二次登基。】
唐太宗,唐殿
聽著唐玄宗李隆基雷厲風行的造反經過,可以看出他的確有當帝王的能力。
這一點,唐太宗李世民從未否認過。
但是唐隆政變如此成功,也不僅是唐玄宗李隆基一個人就能做到的。
“青雀,你認為此次唐隆政變成功的因素是什么。”唐太宗李世民問李承乾。
唐太宗李世民想借著神跡好好培養他的兒子,皇儲對于一個王朝來說真的太重要了。
此時唐太宗李世民已經根據神跡所述的邏輯關系推論出唐朝下一任皇帝大概率是他最小的兒子李治。
明明是個聰慧的皇子,為何會利用外戚制衡朝堂,到底發生了什么事?唐太宗李世民還沒理清頭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