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在唐太宗李世民心中,李治顯然不是最佳的皇位繼承人,雖然經過幾場政變最終恢復了李唐江山,但終究動搖了國本,為后來的安史之亂埋下隱患。
唐太宗李世民最想避免的就是安史之亂。
“兒臣認為唐隆政變的成功與李隆基和他背后朝廷支持起了關鍵作用,如此政變,不可能是臨時起意。”李承乾道。
“還有和景龍不同,李重茂是傀儡皇帝,有了前車之鑒,李氏宗族和臣子的利益是一致的。”李承乾牢記神跡之前說的話,沒有永遠的敵人只有共同的利益。
“大哥真厲害。”李治一臉崇拜的模樣,他覺的他家大哥是最適合當太子的人,也不知為何他家父皇還不立他家大哥為太子。
李治著急的不行,若立他家大哥為太子,怎可能生出李顯那樣的廢物來。
蜀
“臨淄王李隆基好生厲害!”阿斗拍手叫好,“這才是場真正的政變!”
“但是他如此厲害,為什么不直接做皇帝呢?他那個爹不是個廢物么?”阿斗不解,自己發動政變得來的天下,怎么讓他那個廢物爹坐享其成。
阿斗對李旦的印象不怎么好,誰讓他當年把皇位直接讓給了武則天,就憑這一點便是個廢物。
【阿斗】:為何李隆基不自己當皇帝,倒讓他那個廢物爹爹坐享其成!
阿斗心中所想再次以彈幕的形式出現在天幕上。
不同時空的李旦看著彈幕,神情一模一樣,廢物爹爹啊……
【首先咱們看看以李隆基的身份他能不能上位。
李隆基雖然是唐睿宗李旦的兒子,但是在他兒時就過繼給了已故的太子李弘,所以李隆基理論上是唐睿宗的侄子。
而此次唐隆政變的旗號是清除外戚,也就是所謂的清君策,少帝李重茂的皇位是正統的。
而李隆基作為已故太子的“兒子”,按照唐朝的繼承制度,怎么也輪不到他。
但是李旦則不同,李旦之前就當過皇帝,且古代有兄傳位于弟的先例,更何況當年唐中宗李顯還要立李旦為皇太弟。
最好的例子就是宋朝趙匡胤傳位給他弟弟趙光義。】
宋
再次聽到趙光義的名字,趙匡胤還是
【那咱們就從不同的角度來分析分析唐睿宗杰旦在各大事變中到底擔當著什么角色。
首先是神龍政變,
之前咱們光說了五位大臣和唐中宗李顯在此次政變中的表現,現在咱們一起看看唐睿宗李旦在此次政變中干了什么。
《舊唐書》中就寫了記載了這么一句,“以并州牧相王旦及太平公主有誅易之兄弟功,相王加號安國相王,
進拜太尉、同鳳閣鸞臺三品。1”
《舊唐書》中雖然沒有記載相王李旦和太平公主有什么功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