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說,都不用尉遲敬德親自下場,光是楊岌就把羅藝給打敗了。
可見羅藝是多么不得人心,羅藝見大勢已去,連妻子兒女都不要了,帶了數白親信一路投奔突厥。】
投奔東突厥?
聽到羅藝竟然投奔突厥,軍營里的氣壓瞬間低了,之前羅藝說的那些壯志豪言立馬被粉碎。
這樣的逆賊羅藝,有什么資格瞧不起秦王李世民!
羅藝看軍中氣氛不對,立馬反駁,“我怎會投奔突厥。”
“將軍是在說神跡胡說八道?”有將領質問。
“神跡所述不一定為事實。”羅藝為自己辯解。
“既然將軍如此說,那玄武門之變未必由秦王發起,說不準是太子李建成先動的手。”
羅藝被懟的無話可說,眼見手下的將士士兵有反了他的架勢,羅藝生出逃跑之心。
【跟隨羅藝的將領見羅藝竟然要投奔突厥,于是在路上直接把羅藝殺了,將他的首級送回長安,懸首示眾,并廢掉了他的李姓,恢復本姓羅藝。】
聽著自己被手下的將領殺害,羅藝臉色蒼白,他也不鼓動手下將士造反了,轉身就要逃。
但營中的將領如何會讓羅藝逃走,“將軍,神跡還未說完,聽完再走也不遲。”
【介紹完反賊羅藝,咱們再來說說羅藝和突厥這次南下攻唐有什么聯系。
咱們先捋順一下時間線,
話說626六月發生的玄武門之變,兩個月后李淵讓位于李世民,也就是626年的八月。
好巧不巧
,東突厥在626年8月進攻長安。
不得不說,李淵退位的時間很巧妙。】
【路人甲】:就是怕了唄。
粉絲路人甲說的特別直白,難得他到這個時候還沒走,看來粉絲路人甲對大唐的歷史很感興趣。
也是,誰能不喜歡盛唐呢。
殿下眾臣看向李淵,齊刷刷的嘆了一口氣,幸好是秦王上位,若玄武門之變失敗再遇突厥南下,到那時怕不是真要火燒長安。
李淵的面上掛不住了,可他也沒臉辯解。
他打骨子里懼怕突厥,想到突厥就想退退退。
【突厥如此攻勢,顯然是拿準了大唐內部政權不穩定,短短兩個月李世民也來不及部署大唐防線。】
“他李世民不是很能打么?怎么不打了?”李建成的心里又以彈幕的形式發到了天幕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