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現在的安丘縣多好啊,不比州城差的。
人事關系還簡單,有什么難題找紀縣令就好。
一想到三叔說過州學內部錯綜復雜的關系,宋教諭就不想走啊啊啊。
對了,他要是去州學,能不能提一嘴工科的事。
在州學專門設立一工科,似乎不錯。
紀楚不知道宋教諭的想法,聽到他前面的話都頓住了。
大家好好的社交禮儀,你怎么說得這么懇切啊。
誰料宋教諭眼前一亮:“說起來,紀大人您的任期也快到了,說不定調到曲夏州州城呢,到時候還能共事。”
說完宋教諭不經意爆了個猛料:“也不好說,那咸安府也想把您要過去,誰知道呢。”
什么?!
咸安府?
紀楚都疑惑了。
不至于吧。
事實證明太至于了。
那邊信件都寫到曲夏州吏司手里,想讓紀楚過去做官。
要不是吏司那邊按著,以及許知州不發話,估計消息早傳開。
紀楚默默道:“這是不是有點太突然?”
宋教諭趕緊安慰:“不會的,許知州肯定不會放人,只不過您到底去哪,吏司那邊還在討論,但具體安排,大概率會跟您商議的。”
縣官三年一大考。
今年年底就是大考之時,紀楚要去州城述職,估計到那會,才能得知結果。
反正不管去哪,安丘沾橋兩地肯定要離開。
畢竟以他的功績,若不升官,百姓們都不答應。
紀楚搖搖頭,不想那么多了,不管做什么官,去什么地方,他都要把棉花推廣出去。
紀楚寫了一封回信,讓宋教諭寄給他三叔。
大意肯定是同意教諭離開,又說請他再擇選為人誠懇,踏實做事,開明新教諭過來。
畢竟不管他走不走,本地縣學還要開下去。
最后還特意注明,不排斥女子讀書,以及不排斥縣學分給蜂農交流技術的官員。
他這里如此好的讀書風氣,萬不能毀了。
想來宋訓導肯定明白他的意思,也會選個合適的人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