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回陳皎討要錢銀做種糧培育,他回復一個“窮”字,這回回復一個“殺”字,只不過底下還有一行小字,寫著:我兒萬萬珍重。
算是他這個老父親對在外奔忙的子女的一點關愛。
崔玨也寫了一封書信回復過去,告訴她虞太守和永圣郡那邊都會差人清查,同時叮囑她勿要莽撞,行事萬分謹慎,苦口婆心。
他實在擔心那幫人,因為沒有吳應中和徐昭,有他們勸說,陳九娘行事怎么都要收斂幾分。
事實確實如此,那呂家直接被陳皎滅了門。
官兵們攻進呂家后燒殺搶掠,甭管男女老少,見人就殺。
現場慘不忍睹。
附近的村民聽到這邊的喊殺聲,無不驚恐,他們全都躲藏在家中,生怕遭遇飛來橫禍。
這場殺戮整整持續到第二日下午才接近尾聲,當城內的百姓得知呂家遭遇抄家滅族時,無不震驚。
其他士紳更是難以置信。
街巷里眾人議論紛紛,有人慶幸道:“那日我還去衙門口叫囂,如今回想,還真是命大!”
“聽說全部官兵都去了,把呂家殺得一個不留!”
“那呂家究竟犯了什么罪,竟然被滅了族?”
“誰知道呢,要我說,陳九娘那娘們夠狠,sharen不眨眼,跟女魔頭有何區別?”
“嗐,誰讓人家會投胎呢,背后有一個郡王爹,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這般大的事,朝廷還管不管了?”
“朝廷有個屁用,自身都難保,哪還顧得上地方這些雜事?”
人們你一言我一語議論,紛紛猜測呂家被滅族的內情。
待到傍晚時分,整個家族都被誅滅得干干凈凈,那些偽裝成家丁的私兵也被胡宴等人盡數伏誅。
官兵們清理尸體,有些人還在尸體上翻找物什,若見到值錢的,則偷偷往兜里塞。
從尸體上拿的物什胡宴并未讓他們掏出來,但從呂家搶的東西得老老實實交出來,要不然割雞雞。
天明時陳皎到呂家看現場,血跡還未完全清理干凈。孔縣丞認得呂家人,被帶過來認尸。
那些尸體全都擺放成一排,供他辨認。
當時陳皎在場,裴長秀捧著呂家的戶籍,但凡孔縣令指認一個,戶籍上的名字就勾掉一個。
陳皎面無表情聽裴長秀報死者的名字,不由得想起了唐朝的黃巢,族譜是個好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