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應中:“鄭縣令手里也查抄了不少物什,軍資算是夠用了。”
崔玨腦中靈光一閃,發出靈魂拷問:“倘若整個惠州都來這么一下子,那得查多少錢銀到兜里?”
吳應中:“……”
這還真是一條致富路。
陳皎不知何時走到門口,見二人低聲說話,雙手抱xiong問:“你倆在背后嘮啥呢?”
兩人被嚇了一跳,崔玨回應道:“沒嘮什么。”
吳應中笑瞇瞇道:“我們夸九娘子厲害,待你回去交差,主公定會夸贊你。”
陳皎失笑,“挨板子還差不多。”
吳應中嚴肅道:“九娘子可莫要說笑,此次咱們打擊罪惡,倘若能把山匪一鍋端,那便是大功一件。”
陳皎笑而不語。
崔玨試探問:“先前九娘子同主公說的種地,可是種士紳的田地?”
陳皎倒也沒有否定,應道:“天下士紳手里的田地無需繳納稅收,你們可曾算過一筆賬,若是收攏起來,那筆稅收得有多少錢銀進了他們的兜里,而不是
國庫?”
此話一出,兩人面面相覷,吳應中皺眉道:“話雖如此,可是誰敢去動這些人的利益?”
崔玨也道:“世家大族把控高官要職,誰若敢提出一視同仁,只怕祖墳都得被刨。”
陳皎理所當然道:“故而想要種他們的地,首要就是打壓士紳,把世家大族手里的權勢削掉,把所有權力集中在君主手里,方才能坐穩王位。
“同樣,我父親淮安王若想守住惠州,必然要打壓士紳世族,把所有權力牢牢握在手中,給惠州百姓生路,方才有立足的機會。
“可是你們看現在的魏縣,當官的不作為,士紳的霸占田地,所有利益都進了他們的腰包。
“淮安王府要養兵養民,底下的百姓又罵上頭貪腐,二位以為,問題出在哪里?”
兩人各自沉默。
這些根源他們都看得清楚,但那又怎么樣呢,因為所有地方都是這么干的。
陳皎看著貼上封條的木箱,說風涼話道:“照這么下去,咱們的惠州還能熬到幾時?
“有才之人沒有出路,百姓糊不了口,走的走,跑的跑,只怕不用胡人進犯,漢人就去了大半。”
血淋淋的現實擺在他們面前,陳皎語重心長道:“二位都是有想法的人,惠州是吳主記的家鄉,想來你是盼著家鄉安寧繁榮的。
“崔別駕是中原人,想來有朝一日,你也盼著能殺盡胡人雪恥。而我是淮安王女兒,依靠他享榮華富貴,自然盼著父親能穩坐惠州。
“不管我們從何而來,都只有一個目的,那就是盼著惠州能強盛,能讓我們立足。諸位以為,是這個道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