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辦好了,記功授賞,辦不好,可是要記入考核,甚至直接處罰的,接下來大家就直接住在中書科,吃住全在衙門,什么時候差事辦完了,什么時候方可回家。”
中書科掌印葉舒瓚崇禎末僅是嘉興府學生,翰林屠象美等起兵舉義,葉舒瓚康慨加入,兵敗,為清軍俘虜,他伯父葉世彥用十五石粟贖回,趁他醉酒,把他頭發剃了。
葉舒瓚醒來,發現頭發沒了,大哭還我發來,毅然的還是出城繼續去尋義軍,并不降虜順從,之后與老師徐石麒一起去見魯監國,為行人司行人,紹天元年中進士,從翰林院再到中書科,如今身為六品掌印,顯得有些年輕。
中書科不少中書舍人,年紀四五十歲,甚至還有六十多歲的,這些人都是書法了得,文章也做的不錯,偏就是不太懂做官,所以也只能在中書科寫寫誥敕。
“我從公使錢里拿銀子給大家發賞,每人兩塊龍銀,大家加緊干,等順利辦好這樁差事,到時我給大家每人再申請三塊龍銀。”
一聽有五塊龍銀賞銀,還有羊肉、雞湯,中書舍人們倒是勁頭大增。
······
因為這次換閣,以及朝廷六部兩院、地方督撫等大調換,皇帝還特意下旨,大赦天下,又給文武百官加階加俸,給御營及各地將士們發賞銀。
所有官吏加俸一月,御營京營加餉兩月,屯鎮外鎮等加一個月。
皆大歡喜。
在這喧鬧中,上元佳節也熱鬧的過完了,這天晚上,皇帝還帶著皇后嬪妃、皇子,以及大臣們在宮門放孔明燈。
無數孔明燈放飛,滿天如繁星,帶著君臣百姓們的美好期盼,越飛越高。
節后,朝集使們也陸續返回,不過好多朝集使官職已經變動,尤其是高級督撫布按等,不是升遷就是對調。
每天都有官員排著隊陛辭出京。
上任內閣大學士、協辦大學士們也都率先出京,而文安之等年前還是地方經略總督的大臣,如今卻成了新內閣大學士們,留在京師。
朝集使陸續離京,這邊紹天朝丘望族,一門三代五進士七舉人。
他們當然可以不屑于王之仁這種武將次輔,但他比不得。
王之仁帶頭榜下捉婿,引的新晉協辦大學士張名振也派了子弟去捉婿,搶了個榜眼呂宮回去。其它不少大臣也跟著學,不僅是吳凱、劉穆這樣的勛臣武將榜下捉婿,就是嚴我公、陳潛夫、虞大復等一品文臣大老們,一樣榜下捉婿。
好在皇帝今年一次錄了一千六百名進士,要不然真怕不夠捉的。
據說許多有老婆的新科進士,看著文武大臣的家丁在榜下敲鑼打鼓的捉婿,竟然無比的羨慕妒忌恨。
可恨錯過這么好的機會,有朝中大臣甚至宰相做岳丈,未來前程可是會非常好的。
唐宋時期,尤其是宋代,許多宰相選新科進士做女婿,甚至因此還誕生了許多岳丈女婿皆宰相的佳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