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兄?”楊捷問姚啟圣。
姚啟圣很年輕,二十多歲,卻是個膽大的人,看他在通州那一手就知道是個膽大心細之人。
他打量著這些綠營將領。
心中有數。
“如今既是危機,卻也是危中存生機,甚至存著富貴,且機會難得,就看大家能不能抓住了。”
“請姚兄賜教。”
“楊將軍等手底下有三千宣大兵,眼下濟南危在旦夕,相信這三千弟兄們也不愿意留在這跟博和托他們一起等死吧?
而以將軍帶兵之威,將士們也向來聽從,何不率此三千甲士,一舉攻入滿城,斬了博和托、佟養甲、張儒秀這些旗人,然后以濟南城向紹天大帝請降歸附?
到時不僅無罪,還是大功一件。
如今南明勢振,要不了多久,肯定能還于北京舊都,那時不僅能再興大明,甚至還必然會打到建州,再次犁庭掃穴的,所以越早歸附,才越好。”
“而且得快,眼下這濟南城就如同是一座即將噴發的火山,城里滿蒙漢等兵勇萬余,想投降的估計不少,可別讓人捷足先登了。”
姚啟圣的話,讓楊捷心中有了決斷。
而李璉諸游擊、參將等心腹部將們,也都趕緊勸說楊捷趕緊動手。
“時間緊迫,還請大哥早下決斷1
楊捷向姚啟圣拱手,“還請姚兄給我們做個謀劃,我等好依計而行,拜托了。”
雨越下越大。
距離明軍最后通牒的時間也越來越近,整個濟南城中的氣氛也越來越緊張。
不在沉默中滅亡,就在沉默中爆發。
在明軍放水淹城限期的前一個夜晚。
半夜時,城中突然亂起。
很快整個濟南城亂作一團。
副將楊捷帶麾下宣大綠營兵突襲內城,姚啟圣則帶著一群人冒充其它綠營攻擊北門把守滿兵,并派人在城中各處大聲吶喊,洪水來了。
一時間,本就極為緊張的濟南城中軍民,瞬間慌亂,大家到處亂跑,試圖逃離濟南。
都知道北門外沒兵圍著,大家都往北門來。
而有姚啟圣帶頭攻擊北門把守清軍后,其它趕來逃命的綠營、鄉勇、百姓等見狀,也是在雨夜里向著守軍攻擊。
猶如積蓄已久的洪水,水位早已經極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