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氣東聚,牛斗沖天狼,斗柄東指。某推測此乃紫氣東來,圣君降臨之象也。
諸位覺得,對應(yīng)如今天下形勢,這指的是什么?”
游擊黃大來道,“這定是指南朝大帝也,看來大明氣數(shù)未絕,還將在大帝帶領(lǐng)下重振中興,再啟輝煌。
咱們不能逆天而行啊1
楊捷世襲武官出身,書讀的不多,但對于這套天命星象的玩意卻信之不疑。
而且他對眼前這年輕人也很信任,這位雖然年輕,但力大無比,能持十二力強弓,百步之外射穿札甲。
不僅武藝了得,而且還是個讀書人,家鄉(xiāng)紹興會稽,十三歲就中了秀才,如果不是意外,說不定如今也跟南朝里的鄭遵謙、黃宗羲、顧炎武、華夏等這些有名的江南士子們一樣成了南朝大臣了。
清軍南下,弘光棄南京而逃,在南京的他便避往通州暫住,結(jié)果當?shù)氐膶O姓豪紳主動投降清軍,狐假虎威,還欺迫到外鄉(xiāng)人姚啟圣的頭上,想奪他的財產(chǎn)。
姚啟圣一怒之下,跑到清軍大營,稱愿以家財助軍,并為大清效力,還自言十三歲中秀才,曾在南京坐監(jiān),原為大清效犬馬之勞。此時清軍剛南下,派招降使到處招降納叛,對于這個年輕俊秀如此主動歸附,還是個有名的才子,于是欣然接納。
當然,最主要的是他愿意獻一大筆財產(chǎn)。
于是便答應(yīng)姚啟圣請求,授他署通州知州,讓他回去招撫通州官吏,并征收稅賦錢糧供軍。
姚啟圣于是帶著清軍的任務(wù),還借了幾個清軍回到通州,直接把欺負他的那孫豪紳給抓了起來,說他密謀反抗,將他處死,并抄沒其家產(chǎn)交給跟來的清兵上繳。
做完這事后,姚啟圣大仇得報,然后就半夜消失了。
原來他并不是真要降清,只是恨那姓孫的豪強做了漢奸還優(yōu)勢欺人,于是跑去清軍大營假稱投降,并說自愿進獻家財充軍,又愿意聯(lián)絡(luò)通州官民歸附等,成功騙得貪婪的清軍信任,借了韃子兵回去,以通州知州的官威,殺了那個漢奸,報完仇就掛冠而去了。
姚啟圣本來報了仇后準備南下回老家的。
結(jié)果半路遇到亂兵搶擄民女,姚啟圣的妻子也是個俠女,尤其是武藝了得,力能舉起大石臼,她路見不平拔刀相救,姚啟圣只好一起出手,殺死了那兩個亂兵。
事后發(fā)現(xiàn)這兩兵是大將方國安部下,又聽聞方國安馬士英等到了紹興,姚啟圣于是只好又避往蘇州。
藏匿了一段時間后,發(fā)現(xiàn)也沒人追捕,便轉(zhuǎn)而開始做生意,只是世道亂,這買賣也不好做,最后倒是被楊捷征為了幕僚,當上了紹興師爺。
雖是私人幕僚,但楊捷對姚啟圣是真不錯,之前姚啟圣肯接受楊捷的招募,其實也是因為他做買賣結(jié)果遇上當兵的搶劫,而楊捷出面幫了他,事后邀請他做幕僚,姚啟圣也就答應(yīng)了。
楊捷手下有三千宣大兵,李璉、黃大來、張韜、陳洪謐等一群心腹將領(lǐng)也對他很是忠心,以他馬首是瞻。
楊捷對姚啟圣很尊敬,以他為謀主,事事與他商議。
“原以為這大明爛透了沒的救了,天下要改朝換代,咱們這些當兵的也就順應(yīng)時勢,可誰知道這如今是這個樣子。”
楊捷感慨著。
“大哥,這世道如此,咱們不過是些當兵的,自然是順應(yīng)時勢。”
“博和托不識時務(wù),那是因為他是韃子,他沒的選擇,可咱們有的選擇埃”
“姚兄?”楊捷問姚啟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