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不得濟南,則無以問河濟。北不得濟南,則不敢窺淮泗。西不得濟南,則無從得志于臨淄,東不得濟南,則無爭衡于阿鄄。
是故山東有難,濟南為戰守之沖。
從先秦到明朝,濟南一直都是整個山東里最關鍵的一地。
雖然在中原一統安定的時候,
濟南甚至整個山東地位下降,但是在動蕩時期,尤其是南北對峙的時候,
山東和濟南卻成為必爭之地。
一眾議政大臣看著沙盤,也都陷入沉默之中。
朱以海突襲登州,堪稱神來一筆。
因為博洛駐于徐州,譚泰駐于淮安,正常情況下,明軍得先突破這道徐淮防線才能北上,然后有四條通道北上。
比如由海州經沿海至膠州的瑯琊通道,就是沿海岸而行。
再比如沂水和沭水二河沖積形成的河谷低地通道,沂州到青州,便是連接魯北齊地與徐泗之間的重要通道,其間的穆陵關,向來兵家必爭。
還有兩條通道,一條是經兗州向東北,經萊蕪,汶水河谷,進入齊地。
最后一條通道是北面在濟水和泰山之間的那片一二十里寬的河岸平原,聯接魯地和齊地。
這四條通道中,最北面的這條自然是最平坦寬闊的,但有徐兗在前面擋著,朱以海根本過不來,去年秋冬他倒是一路打到了昌平,可以沿大青河東進濟南,但他那次也只到了昌平就退了。
所以在之前清廷的部署中,重點還是守廬、鳳、淮、徐這一線。
不過因為海上水師的弱點,所以又調孔有德、耿仲明移鎮登萊半島,防止明軍海上繞后。
同時,還下了遷海令,把淮河以北的海、萊、登等府的沿海十里百姓內遷。
尤其是海州一帶,更是計劃徹底讓明軍無法在海州灣補給,也讓他們無法經瑯琊通道進入登萊半島。
可千防萬防,誰也防不住朱以海能夠這么迅速的殲滅孔耿的一萬人馬啊。
特別是明軍居然是在登州外海劫獲了朝鮮運糧船,然后以此詐入登州港。
濟爾哈朗、代善兩攝政叔王也都沉吟不語。
“大運河就在濟南的監視之下,如今湖廣、江淮稅賦漕糧鹽稅皆失,朝廷依賴河南山東之糧北上,又仰運河輸送糧草至前線,若是濟南再失,則大清危矣!”多爾袞憤憤的敲打著桌案。
博洛的兄弟,郡王岳東開口,“孔、耿二將喪師辱國,當治其罪!去年二人就已經嚴重瀆職,朝廷不予追究,還加以安撫,可今年卻成這樣,請朝廷下令,剝奪孔有德官爵,將其滿門抄斬!”
“耿仲明逮捕問斬,全家發披甲人為奴!”
孔有德兵敗自焚于登州,耿仲明兵敗棄萊州逃海上,現在都還沒消息。
若是可以,誰都想滅了這二王滿門。
可多爾袞眼下沒有心思去追究二人之責,或者說他還在找耿仲明這三千人馬,希望還能調他再上戰場。
“博洛上奏,要棄廬、鳳、淮、海,退守徐州、潁州,對整個淮南堅壁清野,徹底毀棄?!?/p>
對于博洛的這個打算,許多人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