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華夏外,這次前往朝鮮的還有耿仲明的一個幕僚參軍,他也會隨同華夏一同前往拜見朝鮮國王,他這次的任務主要是過去打個招呼,耿仲明要重在皮島開東江鎮,以后肯定是要跟朝鮮這邊打交道的,必須跟他們事先通氣,最好是能暗中取得聯系。
要在皮島立足,光皮島等海島肯定不足以自給,所以還得在朝鮮建立軍屯等,甚至與他們直接展開貿易,這些都需要朝鮮的配合。
讓他跟著華夏一起去,自然也就是皇帝有東江鎮背書。
重開東江鎮在朱以海的計劃里很重要。
若是耿仲明能夠真正重新在皮島開鎮,則就在中朝邊境上提起了一把利刃,有這支兵馬在,也能夠讓朝鮮敢反抗清朝的底氣。
就算一時半會朝鮮下不了決心,但在皮島zousi貿易,他們肯定愿意。
皮島就近貿易,皮島到登州再由御營這邊負責,就很完美。
朱以海給金尚憲數道旨意,其中有一道是冊封世子鳳林大君的,以大明宗主國名義,正式冊封鳳林大君為朝鮮王世子。
君臣依依不舍。
金尚憲登船前,還再次跪拜皇帝。
“朕相信,我們很快還會再見的!”
金尚憲回到船上,站在甲板上。
朝鮮船與一支明船隊一起出海。
“明軍真的能一直占據登萊半島嗎?我們下次來,他們還在不在?”
“我們這次幫明軍,滿人會不會遷怒降罪朝鮮?”
幾名隨行官員滿臉擔憂,雖然這次他們都得到了大明天子的賞賜,還有船上的那些貨也能讓他們再大賺一筆,但對韃子仍然充滿畏懼擔憂,滿清兩次入侵朝鮮,可是打的他們毫無反抗之力。
金尚憲望著早已模糊的海岸線,卻是十分堅定的道,“文明豈會被野蠻征服?況且當今大明天子你們也見到了,是何等的圣明神武,這樣一位能夠親征北伐的不世明主在,大明中興很快就能完成,我朝鮮向為中原藩屬,自然當緊密依附。
韃子以武力野蠻入侵我朝鮮,能一時壓服我們,但不能徹底的征服我們。”
金尚憲撫著xiong口,懷里有皇帝給朝鮮國王和世子的冊封國書,還有皇帝親自給國王的信,而之前國王給他寫的愿見中華四字,則已經被他轉呈給了大明天子。
幾名官員這個時候開始談論起明皇的威武,說起御營的雄壯,登州如此要港,他們居然這般輕易就拿下,當時那眾炮齊鳴的場面,可是把他們震的不輕。
而曾經隨黃臺吉侵朝鮮的孔有德,這在朝鮮也是很有名的猛將,居然就這么被逼的自焚于登州,另一位名王耿仲明,也被圍的直接投降歸附。
“明軍的船真大,炮真多!”
“皇帝的御營也非常精銳啊,突襲登州再圍萊州,登萊兩大城,都沒有什么傷亡就奪取了。”
“要是我朝鮮也有這些巨艦大炮就好了,這樣就再不懼胡虜來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