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伐在即,這次朕打算三路出兵,平國公覺得可行否?”
鄭芝龍立馬表示可行,甚至表示愿意打前鋒。
“平國公乃朝中重臣,豈可屈任前鋒,不過朕這次要御駕親征東路,到時身邊也會帶上一些重臣參謀、統軍,平國公乃是海戰英雄,在海上無往不克,東路又恰是經徐揚沿海直抵山東登萊作戰,這一路更倚海上水師,所以朕打算讓平國公總統東路諸軍”
鄭芝龍毫不猶豫的答應了。
接著聊著聊著,朱以海說到正事上來,繞了一圈,免去了之前拜鄭芝龍的東閣大學士之銜,理由嘛自然是要隨駕親征,無暇再辦理內閣事務。
鄭芝龍的差事便是大明總理處行走、御營總督、北伐東路都統,平國公的爵位和少保兼太子太保銜不變。
而福建那邊,鄭鴻逵和鄭芝鳳的總督、提督職也不變,鄭氏子弟的總兵、副將等職一樣不變。
甚至入京的這些鄭氏將領,基本上都加官晉階了。
朱以海的這番安排,鄭芝龍也很清楚,皇帝就是不想讓他真的入閣而已,雖然有點出爾反爾,甚至之前還挖他墻角,但鄭芝龍表面還是不動聲色,欣然接受并謝恩。
不管怎么說,對鄭芝龍來說,如今一切也算塵埃落定,他鄭芝龍和福建鄭氏,在紹天朝也算正式有了名份,而且安全落地了。
而對朱以海來說,兩人也算達成一致,起碼福建鄭氏安撫住了,甚至關系又近了一步,雖然還不能一步到位徹底解決,但來日方長,也不能操之過急。
現在能穩定,就已經很好了。
朝中有很多聲音抨擊鄭氏,但不過是站著說話不腰疼,難道鄭芝龍入朝了,朱以海就能拿出錦衣衛的調查,說他與清使秘會等證據,然后把他拉到菜市口砍了?
這固然痛快,但得負出很大代價的,得不償失,政治嘛,本身不過是利益的交換和妥協,刀兵相向,不過是利益交換不成,最終的表現形式而已。
相比起鄭氏,現在朱以海的首要敵人,仍然是侵占中原的韃子。
“皇爺!”
劉朝匆匆入見,帶來一個驚人消息,黃斌卿之女,大黃妃今日早些時候生產,結果難產,最后大人救下來了,但孩子剛出生就夭折了。
“是個皇子,”劉朝悲痛萬分。
這是大家期待許久的皇帝子嗣,尤其是之前早有消息說這定是懷的個皇子,結果真生了個皇子,卻難產夭折了。
朱以海聽到這個消息,感覺心臟刺痛了一下,他覺得喘不過氣來,心痛無比,他捂著xiong口蹲了下來,臉龐脹紫,無法呼吸。
“皇爺?”
“御醫,快傳御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