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爺!”
劉朝悲痛的為朱以海端來參茶,小聲安慰。這位司禮監太監,打小在魯王府長大,甚至是看著朱以海長大的,鞍前馬后的服侍伴當多年。
朱以海三子皆沒于戰亂,劉朝是看在眼中,悲在心底。好不容易如今社稷漸安,少主也登上大位,
宮中后妃們懷上身孕,他真的比朱以海都歡喜。
朱以海與大黃妃說不上有多少感情,平日里也是聚少離多,就算在南京那幾月,他也很少有空在后宮陪伴妃嬪們,分到每人身上時間就更少了。
不過看著黃妃的肚子漸漸隆起,知道那里面有個自己創造的小生命一天天長大,要說沒有半點感情那是假的,這是血脈相連的感情。
對于前三個兒子,因為沒有一起相處生活過,所以覺得比較虛無,可大黃妃懷的這個可是他來后的第一個孩子,甚至御醫們都說是個男孩,更是被宮里宮外都寄托了很多希望。
國破山河在,年輕圣明的天子在位,大家更希望皇帝能夠早點有個皇子,哪怕不是嫡出,
那也是繼承人,可安穩人心。
現在這孩子足月生產,
卻還難產夭折,
可以說是讓所有人都意料不及的。
朱以海躺在床上,面色蒼白,
他也不知道為何聽到那消息后,自己會心絞痛,那一瞬間甚至以為是心肌梗塞,讓他半邊身子麻痹,最后暈了過去。
“御醫呢?”
劉朝趕緊叫來御醫,皇帝召見幾位重臣時突然身體出事,甚至還昏迷,這個消息被劉朝第一時間封鎖了起來。
連鄭芝龍和沈猶龍這兩位大臣都還被留在偏殿不得離開。
為皇帝急救的御醫們也都被留在殿里,一個也沒讓離開。
朱以海親自詢問御醫自己的情況。
御醫們診斷的結果是皇帝最近操勞軍國政務太辛苦,沒有良好的休息,剛又從南京來到鎮江,一到這邊又是視察御營,又是接見將領,又是召見大臣,片刻不得休息,加之突然聽聞四皇子夭折消息,一時悲傷過度。
“請萬歲爺一定要好好休息,這些天絕不能再操勞了。”那位白胡了老御醫是李時珍的后人,醫術高明,但面對皇帝的突發狀況,
也只能開些方子調理。
皇帝還正年輕,三十不到的年紀,本不該如此,但就算再年輕強壯,可如果不能好好休養調理,也是吃不消的。
朱以海也在心里對照著,結合御醫的診治,覺得自己應當不是心肌梗塞或是什么心臟病,中風之類,也松了口氣。
他也認可了御醫的診治,寄以希望和感情的孩子剛出生就夭折了,朱以海心中悲痛,最近忙于北伐之事,還得指揮川陜、湖廣局勢,甚至得抽空解決丁魁楚、鄭芝龍這些人,出兵在即,還得對反正歸附的金聲桓、土國寶、王得仁、張國柱、高進忠、李遇春、吳勝兆這些人抽空召見,給予安撫,甚至是安排合適的位置,都是非常費腦子的事情。
喝了口參湯,朱以海仍覺得有些頭暈發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