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說明巴山等的駐防八旗參戰,他還拿出了明軍不肯議和這事來談,“那魯監國不是不愿意議和嗎,那咱們就打到他肯議和。不說徹底殲滅明軍,只要我們能占一點上風,那他以后就不敢再這么氣焰囂張。”
“若是我們還能重創,那以后主動權可就全在我們,甚至魯監國的主力若是受重創,則必然只能退回崇明、舟山等地,不敢再入長江或是江南襲擾搶掠了。”
“與其被動防御,哪如主動出擊?”
嚴我公看著陳錦這番慷慨激昂,一如繼往的表態支持。
“我大清就需要陳提督這樣的敢于擔當的臣子,咱們身為朝廷地方大員,食君之祿就得為君擔憂,現在明軍如此肆無忌憚,囂張無比,豈能容忍?本經略也知道江南綠營整編還沒完成,但形勢緊迫,我們不能慢慢的整編了,他們剛從山東返回,我們必須得給他們一個教訓。”
“打,我支持陳提督打,不打不行,朝廷養這么多兵馬,難道就是吃干飯的?”
經略和操江提督如此高調,三省總督馬國柱也無法說不打,連駐防江寧的八旗梅勒章京巴山也不好退縮。
雖然他覺得陳錦的這江防工事,還是有些太過簡陋,尤其是缺少一支真正的水師,但也確實不能讓由明軍自由出入長江。
特別是剛劫掠席卷了山東徐淮的這魯監國,若就這么放他們過江南下,那接下來必然又要洗劫江南了。
現在還有條大江可守,一旦放他們過來,到時又該怎么防?
馬國柱不想打,倒不是他怯戰。
而是跟巴山一樣覺得,沒這個實力。
現在江南的情況明擺在那,清軍除了據守江寧、鎮江、安慶、合肥、常州、蘇州、太平這幾座重鎮外,對其它的地方基本上已經失去了控制力了。
尤其是近段時間整編綠營導致的各地綠營的叛亂,更是使的局勢雪上加霜,這種情況下,江南清軍十分苦悶。
雖然他們也積極的招募新軍,可舊的綠營不堪用,新軍還沒成形,缺糧少餉,軍械也缺,朝廷又無法調拔支援。
到現在,經略總督提督巡撫等的標營都還沒完成,更別說原計劃的八鎮總兵了,至于協鎮副將、參將等就更別提。
馬國柱想穩,但錢謙益送弘光,從北直經河南走合肥這條路線抵達南京,試圖跟明談判,但那邊卻反而不愿意談。
人家更是擺明態度,根本不承認弘光的帝位,因為之前魯監國朝廷就已經正式廢除了弘光帝位和弘光年號,去年是崇禎十七年,今年是魯監國紹天元年,沒弘光什么事。
你現在送弘光來,不是惡心人嗎?更沒的談了。
馬國柱這個總督最近日子比較難過,因為他總督的三個省,江西現在全境失守,河南是唯一相對還好點的,但河南窮河南亂,河南自顧不暇。江南更慘,上江的安徽等地現在苦苦支撐,下江的環太湖地區更是慘,而江北的徐淮更是已經徹底失守。
他這個總督責任是很大的,他想緩解局勢,也支持嚴我公的整頓綠營,重建新軍開始,但現在沒錢沒糧沒軍械,眼看著明軍越來越強勢。
“打,把兵馬集中到鎮江,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