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附近還有幾支人馬趕來請求歸附,比如山賊陳蛟,還有原鄖陽左騎將王斌,此前跟王光恩不和率部前往房縣招兵買馬自立,此時也請求歸附。
潘士良來者不拒,一時間招安了大小十幾股人馬,號稱幾萬人馬,仍令他們分鎮(zhèn)鄖陽外圍的均州、房縣、竹山等地。
王光泰、王恩、李茂春、劉調元等領著三千鄖陽兵跟著漆尚友的一千人馬移鎮(zhèn)襄陽,沿漢水而下,一路走走停停,十來日方抵達襄陽。
到達襄陽后,漆尚友率部駐防襄陽城內,卻讓王光泰等三千人馬駐于城外。
王光泰發(fā)了幾句牢騷后,卻也接受安排。
于是便分成三營,駐于城外。
一切如潘士良安排的進展。
一連數(shù)日,他們白天隨便操練幾下,然后就無所事事,而漆尚友和襄陽的分巡道、知府等官員,只要他們不入城,其余不客,每五日發(fā)一次糧,一次只發(fā)五天的。
就這樣過了幾日,分巡道兼兵備副使甘文奎生日,襄陽城中大小官員皆赴宴席,王光泰等鄖陽軍官也被邀請,一群軍官各帶了家丁隨從入城。
鄖陽和襄陽同屬漢水流域,鄖陽在襄陽上游,從長江行船可直抵襄陽,但從襄陽再往上就是非常不易,有許多險灘急流,需要分段運輸,甚至是必須得拉纖。
相比起來,鄖陽更加險要,襄陽則更處于聯(lián)通江漢平原和南陽盆地的一個要道口,甚至沿漢水還可經鄖陽通往漢中,而沿丹水則可經商洛武關,進入關中平原,襄陽和荊州,向來是荊漢平原的兩大戰(zhàn)略支撐重鎮(zhèn)。
尤其是襄陽處于上游,更是有俯沖優(yōu)勢。
只是潘士良此時一心沉浸在自己收復鄖陽的得意之中,對于重鎮(zhèn)襄陽并沒有在意。
文安之騎著毛驢入城,自稱是一名商行的帳房先生,交了一錢銀子給守門士兵后,便被放行了。
入城以后,文安之很快就跟城里的人接上了頭。
一家貨棧里,早有一群人在等候文安之的到來。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一名貨棧掌柜打扮的人告訴文安之。
“襄陽兄弟會成立以來,吸納了許多會員,既有致仕鄉(xiāng)紳,也有年輕士人,還有官府中的官吏胥役,也有商販百姓,三教九流招納了許多。”
“可靠嗎?”
“襄陽兄弟會也分外圍和內圍以及核心層,不同等級接觸到的信息和任務都不同。”
在不同的人眼里,這兄弟會是個不同的組織,但實際上這就是朱以海的一個情報組織,經驗充足,行動高效。
襄陽城已經被滲透進各個階層中。
此時大明的旗號還不錯,起碼比闖軍、清軍好,從士紳到百姓,還是比較擁護的,按襄陽這里的負責人所說,他們在這里發(fā)展不錯,這段時間也已經按文安之的要求活動,萬事俱備。
“文公,王光泰兄弟真的可信嗎?”
“王家兄弟堅守鄖陽數(shù)年,早證明過自己了。”文安之回答,“倒是我們,證明自己的時候到了。”
夜幕降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