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撫院大人。”
潘士良猶豫了一下,最后加了句,“每人賞一錢銀子!”
“謝撫院大人。”幾千鄖陽兵有氣無力的感謝。
潘士良皺眉,有些不滿。
高斗樞、徐啟光帶著城中官吏緊接著出降。
潘士良看著這兩個大明臣子,心里有佩服,也有鄙夷,鄙夷他們不識時務,堅守又有何結果呢?
不過表面上還是笑呵呵的迎上前,一手牽一個,好言安撫。
“楊總兵,你帶兵接防鄖陽城,勛陽的弟兄們辛苦了,以后城防就由你們負責了,讓勛陽的弟兄們去襄陽好好休整補給。”
楊文富帶著早已準備好的三千人馬開入城中,一切順利。
等楊文富派人來報告說,已經接防全城后,潘士良也終于徹底的松了口氣。
當天,潘士良便迫不急待的進駐勛陽城,住進了鄖陽撫治衙門,終于名副其實了。
第二天,潘士良召來王家兄弟。
“王總兵熟悉鄖陽情況,先留下來協助本撫熟悉本地情況,鄖陽這四千余兵員,按朝廷經制,總鎮標兵三營三千,王光泰、王恩兩員副將,各領一營,剩下老弱裁汰遣散。”
潘士良命鄖陽四千余降兵,僅留三千,王光恩暫時隨他留在鄖陽,王光泰等諸將領這三千兵前往襄陽駐防。
王光恩一副不情不愿的樣子,最后好不容易才勉強答應下來。
當天,就裁撤了一千多勛陽兵,每人只給了二斗糧食一錢銀子便打發了,剩下三千,為襄陽鎮標,每人則給一錢銀子加一斗行糧開拔移鎮襄陽。
高斗樞徐光啟二人,則也被留在鄖陽。
鄖陽不戰而下,潘士良得意洋洋,給還在河南沒到任的新總督羅繡錦去信報捷。
因為鄖陽城已經在自己手中,鄖陽兵也老實的投降,甚至接受了裁撤和移防,加之王光恩、高斗樞、徐啟元等人也都被他扣在手上,所以潘士良覺得一切盡在掌握之中。
他把部份人馬改編為自己的撫標,舉薦楊文富為鄖陽總兵,以其本部為鄖陽鎮標。雖然接手的是一座殘破而饑餓的鄖陽城,但他們都很高興。
這座堅城,十幾年而不倒,如今他們兵不血刃拿下,那就是功勞啊。
不過高興沒兩天,南邊傳來闖賊余逆圍荊州、圍武昌的消息,這把潘士良嚇的不輕,于是乎,一番商議過后,潘士良決定招兵。
來時只帶了三千人來,鎮標三千,撫標兩千,兵不夠,于是立即張貼招兵榜文。
入伍就能吃糧領餉。
鄖陽窮困饑餓,招兵榜文十分有效,三日就就招滿了兩千兵。
甚至附近還有幾支人馬趕來請求歸附,比如山賊陳蛟,還有原鄖陽左騎將王斌,此前跟王光恩不和率部前往房縣招兵買馬自立,此時也請求歸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