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后來再降清,他可否殘害忠明將士百姓?”
“也不曾。”
“那不就行了。”
“可是他向韃子投降,給他們輸糧納錢,還幫著拉壯丁派役等。”
“那只是地方官的任務。”
沈文忠上前,接受了朱國藩等的投降。
然后當眾任命原義軍的湖州推官戴重為湖州知府,仍授朱國藩為同知。
這個任命宣讀后,朱國藩也非常意外。
本以為這次再投降,可能難免落個城門前被殺的結果,可他也不想因為此,就要拒城抵抗明軍,不想牽連百姓。
想著就算被殺,也只一人死,可不想,這位年輕的沈都監居然不但不殺他,還仍授他為同知。
“朱同知,本都監念你能關照百姓,這才不究你降虜之罪,然此事可一可二不可再三,你好自為知。”
然后沈文忠望向一旁被朱國藩五花大綁,正跪在地上瑟瑟發抖不住求饒的王士譽。此人便是原湖州知府,清軍來攻,他棄全城百姓而逃。后來又跑回來投附清軍,在朱國藩第二次降清后,被再授為湖州知府。
然后這次朱國藩直接綁了他來投降。
“都監,下官是天啟朝進士,原湖州知府。”他見反復無常的朱國藩都能被不追究留用,一時覺得自己也還有機會。
畢竟他才降清一次,朱國藩都反復四次了。
沈文忠看看王士譽又瞧瞧朱國藩,王是進士出身,朱卻僅是貢生出身,可兩人在這亂世里的表現卻截然不同。
一個曾棄城而逃,后來又主動跑回來降虜,甚至做了偽知府后還追剿義軍,另一個一直堅守在湖州,一直維持著湖州的安定。
“來人,把這個偽知府拖下去,砍了。”沈文忠大手一揮。
王士譽嚇的驚聲大叫,可幾名明軍上來,直接扯到一邊,當眾揮刀砍下其首級。
“入城!”
反復投降四次的朱國藩不但沒被殺,還仍授同知,可進士出身的知府王士譽只降了一次,卻被當眾砍了腦袋,震驚無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