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鄭遵謙將要為許都正名,為白頭軍翻案。
許都取出一條白色額布,系上額頭,上書義興二字。
其它義社骨干,也紛紛掏出早準(zhǔn)備好的白巾,系上額頭。
“把屈尚忠、陳澤名帶上來!”
有人押來兩個五花大綁的人,一個叫屈尚忠,原是南京弘光朝宮中太監(jiān),南都亡,一路逃到紹興。另一個叫陳澤名,則是杭州降清,被派到會稽來任官的。
“凡系逃官,皆可殺,凡系降臣,皆可殺!”
“此二人,亂臣賊子爾,今日便斬他們賊頭以血祭我義興大旗!”
二人求饒,可鄭遵謙毫不理會,直接揮刀連砍二頭,提著頭將血滴到義興旗上。
“諸位義興兄弟,且舉旗隨我殺往縣衙,光復(fù)紹興!”
鄭遵謙等高舉著義興旗,頭系白巾,出門殺向衙門,一路上,不斷有義社人馬加入,還有許多百姓相隨加入,浩蕩的殺到衙門。
知縣彭萬年還正在那里當(dāng)堂枷罰不肯納稅百姓,鄭遵謙怒道,“狗降官還敢殘害大明百姓,殺!”
一刀砍翻,然后殺向府衙。
張愫躲入后院,請衙中的一隊韃子兵保護(hù)。
清軍舉弓放箭,鄭遵謙舉著盾牌,奮勇當(dāng)先,fanqiang躍入,揮刀大砍。
眾人一擁而上,一會就將院中的那隊韃子兵斬盡殺絕,偽知府張愫見無可幸免,下跪求饒,也被鄭遵謙一刀砍了。
占了衙門,取了官印,然后命打開府庫,取了刀兵盾牌武裝義興軍,又讓打開糧倉,發(fā)分給城中饑民百姓。
坐在大堂上,鄭遵謙提筆給魯監(jiān)國上奏報捷!
義社薛允勛、鄭之翰、周晉、施湯賢、鄭體仁、傅商弼、史在慧、阮日生、鄭錫藩、盧斗虞等奉鄭遵謙之命,分領(lǐng)人馬,開始全城抓捕降虜?shù)膫喂佟?/p>
“元帥,城中在籍鄉(xiāng)紳商周祚曾任吏部尚書,姜逢元曾任禮部尚書,還有不少在籍官紳,這些人該如何處置?”
鄭遵謙一面寫著捷報奏章,一面頭也沒抬道,“商周祚、姜逢元受高官厚祿數(shù)十年,如今國破君亡,義軍初起,他們安能擁厚資安享?何況,這些人之前都已經(jīng)去杭州朝見過虜帥,甚至聽說還捐獻(xiàn)了不少銀錢,哼,本來通通該殺,現(xiàn)在本帥再給他們一個將功贖罪的機(jī)會,獻(xiàn)出一半家財,本帥便暫且饒過他們。”
“一半?”
“嗯,將他們的家財統(tǒng)計一下,讓他們將其中一半折銀上繳。所得銀錢,我們上供一半給監(jiān)國殿下,剩下一半,我們義興軍再與于公對半分,以供軍用。”
“若是他們不肯?”
“那就砍了,直接抄家,剩下一半我們也都抄了。”鄭遵謙毫不客氣的道,“諸位義興軍的兄弟們,如今特殊時候,也就特殊行事,沒必要跟他們客氣。大家趕緊去各城門樹起招兵旗,招募義勇,我們義興軍,先招他個五千人馬。”
既然要干,那就干他個轟轟烈烈。
“我鄭家會帶頭捐出一半家產(chǎn)來助餉供軍!”
這話一出,其它義社的骨干們,也都表示愿意積極捐獻(xiàn)家產(chǎn)來供軍助餉。
“諸位,有一條要重申,義興軍乃是仁義之師,不許搶劫、不許殺害百姓、不許奸人,誰要是敢亂來,我定斬不饒!”
周商祚、姜逢元、王紹美等皆是致仕高官,平時哪會把鄭家小子放眼里,可是此時義興軍將他們府第團(tuán)團(tuán)圍住,刀兵相向要求捐餉助軍時,這些人只反駁了兩句,然后就被刀光箭影嚇的大氣不敢喘,只得乖乖的表示愿意籌銀。
“去請于公入城,我與劉大刀兄弟,已經(jīng)光復(fù)紹興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