鄰桌幾位商旅打扮的茶客也陸續散去,顯然也是夜梟成員,徐康小心扶起老婦人回到馬車上,倒真有了幾分孝子模樣,應如是輕輕一嘆,走到裴霽身邊。
他們是騎馬而來,先前將馬匹拴在了離茶攤不遠的樹下,裴霽給馬兒喂了塊飴糖,頭也不回地道:“那老嫗活不長了,該問的已經問清楚,你還費什么心?”
應如是淡淡道:“她是個人。”
裴霽嗤笑了聲,也不爭這點口舌,二人翻身上馬,朝城樓方向不疾不徐地走著,直到遠離了茶攤,他才道:“那姓趙的究竟使了什么手段,你都清楚了吧。”
應如是默然一瞬,道:“此人指責姜珩移花接木,其實是賊喊捉賊。”
姜珩沒有偷換玉料,玉蝴蝶的雕刻也的確出自姜氏之手,之所以被逼到走投無路的地步,只因那趙姓之人手里本就擁有兩支技藝相同的蝶釵。
“他應當是早就覬覦姜氏技藝,也知道獨門絕技不傳外人的規矩,于是做了這個局。”應如是語氣沉重地道,“此人不知打哪兒探聽到消息,先到丹陽府找到了那位姜家姑奶,因其有夫家庇護,故不敢張膽圖謀,遂生毒計,先用品質一般的黃玉請對方出手打造了
老話常說,房子沒了人氣便容易破敗。
這一座宅院已經荒廢了十多年,凡是能拿走的東西,早就被人給搬空了,雜草叢生的地皮上徒留幾面殘垣斷壁,屋頂塌了大半,剩下的不夠遮風避雨,再加上口耳相傳的鬧鬼傳說,十天半個月也未必見得有人踏足此地。
附近只有幾戶人家,他們一早關了門,這會兒黑燈瞎火,寂靜無聲,自然不知有兩道人影打外面走過,徑直來到荒宅大門前。
“這可真是……”裴霽皺起眉,以手掩住口鼻,“難怪乞丐都不稀罕住這兒。”
說是大門,其實只有半扇搖搖欲墜的破木板,不知被誰拿棍子和石頭卡住,勉強支撐起門面,他試圖將之推開,厚重的灰塵便兜頭落了下來,連忙向后退去。
應如是倒不講究,游魚似的從橫棍下矮身而過,發現里頭更加不堪,他丟了幾塊石子出去,驚走趴伏在草叢里的蛇蟲鼠蟻,這才回身朝裴霽招了下手,兩人疾步穿過庭院,踏入四面漏風的屋子里。
雖是頹敗了,但不難看出這里原本是間二進院,根據隔墻找到正房所在的位置,再以此推算出外院和內院的范圍,因著兩側屏門和堂屋俱毀,外院幾乎沒剩下什么了,他們直接穿過隔墻,從內院開始搜找。
這里原本是姜家的祖宅,后來被趙家人騙奪占據,當中除卻錢財算計,還搭上了一條人命,據說姜珩是含怨而死,臨終之言皆為咒詛,趙家人搬進來后,左鄰右舍偶爾會在深夜時聽到鬼哭聲,后來果真應驗,有賊匪流竄至此,把這宅院里的人都給殺了,周遭卻毫無察覺,直至天明見血。
“一家老小,再算上奴仆和看門狗,少說十多張嘴,死前竟無一發出聲音,要么是被迷藥放倒了,要么……這根本不是尋常流寇干的。”
應如是這幾年見了不少匪禍,深知那些打家劫舍的亡命徒一旦進了城鎮,為壯聲勢,多是聚眾作案,還得有內應幫忙踩點和掩護,得手后慣用縱火手段,趁亂才好撤退,動靜決計小不到哪里去。
“徐康曾打探過附近幾家人的口風,未有所獲,他們是真不知情。”裴霽落后他兩步,嫌惡地避開臟污處,“由此可見,當晚動手的人不多,下刀甚為利落。”
應如是深以為然,他正看著角落里的落地大花瓶,落滿灰塵和蛛網的瓶身又臟又舊,且只有半截,地面上依稀可見一些碎瓷片,斷口卻是平整光滑的,據說趙家老爺死時就站在這大花瓶前,瓷器尚且如此,何況血肉之軀?
“一刀兩斷不難,難在瓶身無紋裂。”裴霽也是用刀的行家,忍不住贊嘆起來,“能死在這一刀之下,姓趙的也算有幸了。”
腰斬而死,算什么幸運?應如是在心里想道,sharen就是sharen,用刀砍的和用石頭砸的并無區別,高手也好,低手也罷,說到底都是兇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