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做學生的時候就很討厭‘教育機器’,成為老師后我更不想要求學生寫多少題來證明真的努力學了數(shù)學,而是上我課時的態(tài)度。
你的專心、你的認真才是你對數(shù)學的態(tài)度。
”羅老師和徐傾硯站在一起,說著他的心里話。
他想,下次開學應該把這些話拿去和新生暢談。
羅老師看向?qū)W生的眼神仿佛在看雨后蓬勃的春筍,充滿期待,“或許我真的做到了讓數(shù)學課不那么枯燥無聊,同學們的反饋總讓我認為我的想法是對的。
”他轉(zhuǎn)頭看向徐傾硯,眼里滿是驕傲,“尤其是你傾硯,我不會忘記你這個學生的。
”“未來的你們會建設這個社會、會建設這個國家,你現(xiàn)在掌握的數(shù)學當然無法算出你的以后,但我希望你會在某一天想起數(shù)學幫助過你的一切,會慶幸曾與數(shù)學一起完成過許多課題。
”“向前走吧傾硯,高考不過是你人生中的一場平常考試,它攔不住你的步伐,更不會困住你。
”在這一刻,徐傾硯想說很多,想說謝謝羅老師第一次發(fā)布在校刊的競賽題,想說她在數(shù)學這條路上已收獲至多,想說她已經(jīng)準備好了。
最后卻都化作了一句:“真的謝謝您,羅老師。
”徐傾硯又檢查了一遍桌兜東西,確定東西全部收拾好就走了教室。
走向校門的每一步她都能感到自己被空氣里分別的悲傷所包圍,拍完照片就有學生在互相擦眼淚,長久以往的淡漠讓徐傾硯與此格格不入。
身上沉甸甸的背包里裝著她這三年一路向上走的樓梯,走出這扇校門,她知道自己也會成為與青春漸行漸遠的一員,成為熙攘中光影人流的一抹。
只此一別后山高水長,但只要數(shù)學存在,來日相逢也被她認為是必然。
她沒有什么舍不得也沒有什么再期待,這三年為自己計劃的那些路她都走得很好,那些給自己的任務她都完成得很好,她以后的人生也想繼續(xù)奔跑。
讓自己感受到內(nèi)心這種不慌張、不焦慮的平靜就足夠了。
少年的青春是燃燒不盡的勇氣,是永不缺失的沖勁,是不怕失敗地求知求實,是動力不竭的攀登。
他們說這些難得,他們說這些都會消失,他們說那就讓他們說去吧!言語的碎片里她看清信奉的真理:“即使你腳下有一千名挑戰(zhàn)者,那就把我算作第一千零一名!”地球普通的某一天是她十八歲難忘的夏日,這天蟬鳴不絕如一路贊歌,天邊烈陽如遠方燈塔。
天隅濯濯,步履錚錚。
或許無法無憂,但她亦無懼。
7月7號早上進入的高考考點是徐傾硯的初中,一眾找考場的人流里她很清楚自己的那間教室在哪里。
余庭森跟在她后面,走上樓梯他拉住了徐傾硯的胳膊。
樓梯上他抬頭看著不解的那雙眼睛,說得鄭重其事:“徐傾硯,這是高中的最后一次考試了,你一定要考出你的最好水平!”“我知道。
”本還不明所以的徐傾硯一笑,安慰地拍了拍余庭森的手,“你也是。
加油,我相信你。